第3课 你问我答——网上交流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清华大学版(2012)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docx
第3课你问我答——网上交流说课稿2023—2024学年清华大学版(2012)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第3课你问我答——网上交流,本节课选自2023—2024学年清华大学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包括:网上交流的基本概念、网上交流的方式、网上交流的注意事项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网络交流的基本知识,掌握网络交流的技巧,提高学生网络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学生将通过实践操作,学会在网络上进行有效沟通,提升信息获取、处理和分享的能力,增强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培养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的意识,同时激发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网上交流的基本概念,包括网络论坛、即时通讯工具、社交媒体等。
②掌握网上交流的基本技巧,如文明用语、信息筛选、隐私保护等。
③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如注册账号、设置隐私、发送信息等。
2.教学难点
①理解网络交流中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并能正确应用相关技能。
②在实际操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处理网络冲突、识别网络谣言等。
③培养学生在网络交流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够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引导他们在网络空间中遵守规则,尊重他人。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2023—2024学年清华大学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2.辅助材料:准备与网上交流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如网络论坛界面截图、即时通讯工具演示视频等,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网络交流方式。
3.实验器材:准备电脑、网络连接等,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际的网络交流操作。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并布置实验操作台,方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用时:45分钟**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情境创设**:教师展示一张网络论坛截图,提问学生:“你们平时都使用哪些方式在网上交流?网络交流有哪些特点和好处?”
2.**问题提出**:引导学生思考网络交流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信息泄露、网络暴力等。
3.**激发兴趣**: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对网络交流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基本概念讲解**:介绍网上交流的基本概念,包括网络论坛、即时通讯工具、社交媒体等,用时5分钟。
2.**交流方式介绍**:讲解不同网上交流方式的特点和操作方法,如注册账号、设置隐私、发送信息等,用时10分钟。
3.**注意事项强调**:强调网络交流中的注意事项,如文明用语、信息筛选、隐私保护等,用时5分钟。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网上交流方式,讨论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交流,用时5分钟。
2.**实际操作**: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在电脑上实际操作所选的网上交流方式,用时10分钟。
3.**成果展示**:每组派代表展示操作过程和心得体会,用时5分钟。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环节**:教师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提问,如“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如何辨别网络谣言?”等。
2.**学生回答**: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互动提问**: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小组合作**: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分享经验**:每组分享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点评。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讨论网络道德**:引导学生讨论网络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网络空间中遵守规则。
2.**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网络交流中的正面和负面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经验教训。
3.**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强调学生在网络交流中应具备的素养。
**七、课堂小结(5分钟**)
1.**回顾重点**:教师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2.**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如撰写一篇关于网络交流的短文,或调查网络交流中的安全问题。
3.**总结评价**: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评价,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探索。
六、知识点梳理
1.网上交流的基本概念
-网络论坛: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公共讨论平台,用户可以发帖、回帖,进行交流。
-即时通讯工具:允许用户实时发送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消息的通信软件。
-社交媒体: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平台,用户可以创建和分享内容,建立社会性网络。
2.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