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产品的设计CAD的技能竞赛辅导的策略探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业产品的设计CAD的技能竞赛辅导的策略探究
摘要:本文总结了笔者辅导学生参加2010年国赛新增项目“工业产品设计CAD”竞赛的经验,并重点就如何挑选竞赛学生、辅导老师的素质要求和训练的方式方法等方面作具体分析,以促进师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技能大赛;新增项目;工业产品设计CAD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新增了“工业产品设计CAD”项目,该项目除了要求学生具有熟练的软件操作技能外,还要具备产品外形的设计能力及产品内在结构的组装能力。因此,该项目并不只是单一的软件操作或产品设计,而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竞技项目,它是一个不仅考查参赛学生,而且考查辅导老师综合能力的竞赛项目。2010年,笔者辅导的学生参加“工业产品设计CAD”项目竞赛获得了国赛一等奖,促使了师生的专业能力发展。下面,笔者从培训实践出发,对培训的过程进行分析介绍。
一、注重学生的挑选
要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教师就要做好学生的挑选工作。笔者在天津带国赛时,记得某省教练说了这样一句话,“学生在国赛拿二等奖,有教师的一份功劳;而要拿一等奖,则关键要靠学生自己。”那么学生如何挑选?笔者认为选手应具备以下素质。
1.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目标,是人的精神支柱及前进的动力。对竞赛学生来说,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可以使他们勇于克服备赛过程中高强度训练所带来的极度劳累与艰辛,全身心地投入赛前的准备工作。在国赛“工业产品设计CAD”中获得一等奖的我校学生张永盛,就是一位目标性很强的学生。他入学时,就希望进入竞赛组进行训练,以促使自己专业能力的提升,于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跻身竞赛组,获得了参加各类竞赛的机会。二年级时,张永盛获市技能竞赛“影视后期制作”项目三等奖;三年级时,获省技能竞赛“网站建设”项目二等奖;省赛结束后,他得知国赛有一个新增项目――工业产品设计,就自荐参加。在毫无产品设计基础的情况下,张永盛通过废寝忘食般的努力,赢得了国赛入场券,并最终获得国赛一等奖。
2.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钻研精神。具有较强的主动思考、独立解决困难的学习能力及钻研精神是竞赛型学生最基本的要求。竞赛培训与平时上课不同,平时上课,是教师对一个一个知识点进行扫盲,而竞赛训练,则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在竞赛训练中,教师只布置训练内容,把握好辅导的方向及进度,并指导大致的做法,但如何才能做到又快又好,其具体措施就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摸索,从而寻找出最快捷的、适合自己思维方式以及操作习惯的方法。
3.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抗干扰能力强。在异常紧张的气氛下,无论顺境逆境,都能从容淡定地冷静思考问题,这是竞赛型学生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在2010年“工业产品设计CAD”项目的广州市技能竞赛中,据笔者所辅导的3位参赛学生回忆,在比赛过程中,他们由于操作速度快,吸引了监考老师的长时间围观。但由于学生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并没有因此而影响他们水平的正常发挥,最终包揽了该项目的前三名。
4.具备良好的绘画及审美方面的素养。与其他计算机项目相比,“工业产品设计CAD”更突出了对学生绘画和审美能力的要求。笔者所负责的这个项目,一般是在二年级挑选竞赛苗子。由于学生在一年级就学习过“图形图像处理”和“网页制作”这两门与设计有关的课程,于是,笔者就将初定的参赛人选与相关的任课教师沟通,了解相关学生的学习情况及作品,以此考查他们在绘画及审美方面的素养,以确定最后的备赛人选。
二、重视辅导老师能力素质的提升
综合素质好、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的基础,关键还要教师给予引领和辅导。那么,辅导老师要重视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
1.熟读竞赛规程,关注竞赛信息。熟读竞赛规程,关注竞赛信息,是对辅导老师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在“工业产品设计CAD”这个项目中,教师必须了解以下的内容。一是了解竞赛时的环境,包括软硬件环境、赛场机器的配置、所提供的软件及版本。这样,在平时训练时,就尽量设计在这种环境下让学生练习。二是关注与竞赛相关信息,如“工业产品设计CAD”项目的比赛规则及方式等内容。省赛前的集训时,北京工程人员提示是自行设计一个产品;而国赛前,“大赛人”网的竞赛规则又改为看三视图制作产品。因此,辅导老师要根据新信息、新要求,出相应的测试题给学生进行有效练习。
2.了解软件的适用范围。辅导老师除了要布置训练内容和出测试题之外,还必须熟悉软件的适用范围。用于工业产品设计的软件种类繁多,但每种软件都有各自的特点及专长。而比赛规定使用的Inventor软件,虽是一个绘制立体图形的软件,但并不适合绘制流线型的产品,而偏重于零件类的产品。如果教师不了解软件的特点,而给学生布置一些用指定软件难以完成的任务,就不利于竞赛辅导的顺利开展。
3.熟练掌握软件操作的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