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组成果展千万元小金库”现形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A1-302组成果展—— 千万元“小金库”现形记 成员:房绘、侯玉娟、华宇、姜丽惠、李晓晓、李晓燕、庞淑云、王凤 一、案例分析(温故) 二、课程延伸(知新) 2007年末,江苏省沛县审计局在对某企业主管部门审计时,采取内控制度测评、广泛审前调查、突击现金盘点、审查相关会议记录、并实施账账核对、财务核算与业务工作核对等方式,一举查出该单位采取将下属单位上交的资产转让等收入单独设置流水账、虚报离休干部经费、收入不入账等手段,隐瞒收入设置“小金库”6个,私存私放资金达1392万元的严重违规问题。 关于:备查类工作底稿 备查类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对审计工作仅具有备查作用的审计工作底稿。这类审计工作底稿形成于审计的全过程,主要包括: 1、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有关法律性资料。 2、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和管理人员相关的文件。 3、重要的法律文件、合同、协议和会议记录的摘要。 4、其他与完成审计的约定事项有关的资料等。 2007年末,江苏省沛县审计局在对某企业主管部门审计时,采取内控制度测评、广泛审前调查、突击现金盘点、审查相关会议记录、并实施账账核对、财务核算与业务工作核对等方式,一举查出该单位采取将下属单位上交的资产转让等收入单独设置流水账、虚报离休干部经费、收入不入账等手段,隐瞒收入设置“小金库”6个,私存私放资金达1392万元的严重违规问题。 疑点初现 在审前调查阶段,审计组通过走访有关职能部门了解到,该系统的资产转让收入可能未纳入大账统一核算,有关部门对主管部门进行检查问起这部分收入时,说账在基层单位;对其基层单位检查时,基层单位讲账都让主管部门收走了,长期逃避有关部门的监管。这一重要线索引起了审计人员的高度重视。 迷雾重重 审计进点后,首先,对现金进行了突击盘点,未发现异常情况。其次,审查了有关明细账,也未发现审前调查所了解的情况,询问财务人员,财务人员讲前几年基层单位确有资产转让收入,但都是由我们主管部门审批后各记各的账,这两年各单位的资产都卖光了,也就没有这块收入了。难道审前调查了解的情况有误?此案一度陷入查不下去的境地。 柳暗花明 就在审计人员准备将此案放一放时,一张往来分户明细账拨开了重重迷雾。审计人员在审查该单位“其他应付款”明细账时发现了一张名为“基层单位”的分户明细账,该分户明细账的期末余额高达246万元。 本应按债权人设置的“其他应付款”明细账,为什么设置得如此笼统?在基层单位普遍经济效益极差的情况下,是哪些单位有闲钱借给其主管部门?这是否就是从 “小金库”中借的资金? 带着这些疑问,审计人员找财务科长进行了谈话。在事实面前,财务科长看到再也难以隐瞒下去,就道出了事情的真相。 小金库一 2002年以来,该单位为了隐瞒收入将下属单位上交的资产转让、农资管理费和房屋租赁费等收入940万元单独设置流水账并专人以个人存折方式管理,除返还基层单位558万元、 借给基层单位77万元、发生少量其他业务支出以外,借给本机关使用246万元,审计时结余59万元。 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 资金去向 返还基层单位558万元 乘胜追击 初战告捷,审计人员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从审前调查和内控制度测评的情况来看,该单位应该还有审计人员暂未发现或遗漏掉的疑点,甚至有其他私存私放公款的行为。于是,审计人员决定进一步进行拉网式的排查。 首先,进一步审查该单位“其他应付款”明细账,发现了欠破产组10万元的线索;其次,审查“其他收入”明细账,发现了“老干部办公室”交来离休干部医药费2万元的线索;最后,查阅该单位的会议记录,发现了其所属化肥厂设备转让款318万元和地块开发借款100万元的线索。 带着这些疑点,审计人员再次找财务科长、现金出纳和资产会计进行谈话,通过摆事实和政策攻心,他们分别提供了3个“小金库”的资料。 小金库二——17万元 私存私放某罐头厂小工工资款17万元。2005年4月,该罐头厂破产组交给该单位财务科(罐头厂)小工工资款17万元,交接后至审计时共发放175人5.66万元,账面反映2006年6月该单位借用罐头厂小工工资款10万元,余1.35万元。 资金来源 小金库三——318万 私存私放某化肥厂设备转让等款318万元。2005年3至4月,收取所属某化肥厂因不能按期归还银行贷款其抵押设备被转让的差价款318万元,支出302万元,结余16万元。 资金来源 小金库四——100万 私存私放该单位地块开发借款100万元。2005年收到地块开发借款100万元,支出99.45万元,结余0.55万元。 100万 至于“老干部办公室”交来离休干部医药费2万元,只有已退休的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