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15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海市松江区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1分)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 B. 酒精挥发 C. 白磷自燃 D. 车胎爆裂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白磷自燃过程中有新物质五氧化二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车胎爆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1分)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海水 B. 空气 C. 石油 D. 干冰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 解:A、海水中有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空气中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石油中有汽油、煤油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1分)做镁条燃烧实验时,用于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
A. 试管夹 B. 铁夹 C. 坩埚钳 D. 以上三种均可
考点: 挟持器-铁夹、试管夹、坩埚钳..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A、做镁条燃烧实验时,用于夹持镁条的仪器是坩埚钳,不能使用试管夹,故选项错误.
B、做镁条燃烧实验时,用于夹持镁条的仪器是坩埚钳,不能使用铁夹,故选项错误.
C、做镁条燃烧实验时,用于夹持镁条的仪器是坩埚钳,故选项正确.
D、做镁条燃烧实验时,用于夹持镁条的仪器是坩埚钳,不能使用试管夹、铁夹,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1分)(2014?杭州)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A. 混合物变为纯净物 B. 分子间的空隙增大 C. 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D. 分子总数增加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 分析: 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液氧和氧气是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 解答: 解:A、液氧与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液氧与氧气属于同种物质都是纯净物,所以A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液氧转化为氧气,分子本身没变,分子之间的间距变大,所以B符合题意,故B正确;
C、液氧转化为氧气,分子本身没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显然化学性质不变,所以C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液氧转化为氧气,分子本身没变,分子的总数不会增加,只是分子之间的间距变大.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概念的辨析能力;根据物质的变化分析微粒的变化;本题不理解液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物质的构成相同,所以容易出错.
5.(1分)氧化钙是一种常用的干燥剂,它的俗名是( )
A. 石灰石 B. 生石灰 C. 大理石 D. 熟石灰
考点: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专题: 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俗称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错误;
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正确;
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错误;
D、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错误;
故选B. 点评: 掌握常见的物质俗称和成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1分)Cr2O3可以作某些反应的催化剂,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3 B. +4 C. +5 D. +6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