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规律.pdf

发布:2020-08-14约1.75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 海 无 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矛盾统一性在事物发展中作用的表现使矛 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作用的表现是 推动事物量变和质变。 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 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坚持内外因相统一的观点,坚持内因论反对外因论,又要反对忽视外因的片 面观点。坚持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统一。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任何 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 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观点,反对把两者剥离开来的形而上学 观点,坚持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的理论与实践。 ④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与方法论意义 事物的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 化。坚持抓中心、抓重点、抓关键并兼顾其他。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 化。坚持分清主次,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 坚持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和方法,坚持两点论,反对一 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 ⑤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方法论体系中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内容: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 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 一的方法等。 (2 )量变质变规律 1 学 海 无 涯 ①质: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 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量: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 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认识量的意义: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只有正确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确 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度: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 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 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韵事物;认识度才能为实践 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 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 ②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内容:相互区别、相互转化、相互渗透。事物变化 和发展的状态与形式,由量变到质变,由质变到量变,循环往复不断前进;量变 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③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意义:在理论上坚持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观点,反 对把两者割裂开来的“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形而上学观点;在实践上,即要重 视量变,又要重视质变。 (3 )否定之否定规律 ①辩证否定观原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 系的环节,是扬弃。坚持辩证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否定观,正确对待中外文化 遗产,坚持批判继承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②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道路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 定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坚持事物变化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与方法。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