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access-1数据库系统概述.ppt

发布:2017-06-05约2.3千字共5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据库应用例1;数据库应用例2;第1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本章要点;1.1 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举例;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1.人工管理阶段:;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没有磁盘,没有操作系统;该阶段数据管理效率很低,特点: (1)数据管理由应用程序完成 (2)数据不能共享 (3)数据缺乏独立性 (4)数据不能保存 ;2.文件系统阶段 ;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出现磁盘、磁鼓,操作系统;这一时期的数据管理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1)数据管理由文件管理系统完成 (2)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 (3)数据独立性差 (4)数据可长期保存 (5)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记录。 ;3、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重要标志;⑴ 数据结构化 在数据库中,实现了整体数据的结构化,把文件系统中简单的记录结构变成了记录和记录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结构化数据。在描述数据的时候,不仅要描述数据本身,还要描述数据之间的联系。 数据的结构用数据模型描述,无需程序定义和解释,数据可以变长,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数据项 ;⑵ 数据共享性高 数据库中包含了所有用户的数据成分,但每个用户通常只用到其中一部分数据。不同用户所使用的数据可以重叠,同一部分数据也可为多用户共享,如图所示。;减少了数据冗余 在数据库方式下,用户不是自建文件,而是取自数据库中的某个子集,它并非独立存在,而是靠DBMS从数据库中映射出来的,所以叫做逻辑文件。如图所示,用户使用的是逻辑文件,因此尽管一个数据可能出现在不同的逻辑文件中,但实际上的物理存储只可能出现一次,减少了数据冗余。 ; (3) 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与应用程序之间不存在依赖关系,而是相互独立的。应用程序中的数据是逻辑文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逻辑文件到应用文件的映射. 物理独立性 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逻辑独立性 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了,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 数据独立性是由DBMS的二级映像功能来保证的;(4) 完备的数据控制功能 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仅要由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同时还要进行统一的控制。主要的控制功能有: ① 数据的完整性 ② 数据的安全性 ③ 并发控制 ④ 数据库的恢复;流行的关系数据库系统; 信息世界 (概念模型);;两大类数据模型 ;1.2.2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1.数据结构 ;2.数据操作 ;3.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关系中的数据约束;1.2.4 层次模型 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是数据库系统中最早采用的数据模型,它是通过从属关系结构表示数据间的联系,层次模型是有向“树”结构。 其主要特征如下: (1)有且仅有一个无父结点的根结点。 (2)根结点以外的子结点,向上有且仅有一个父结点,向下可有若干子结点。;1.2.5 网状模型 网状模型(Network Model)是层次模型的扩展,它表示多个从属关系的层次结构,呈现一种交叉关系的网络结构,网状模型是有向“图”结构。 其主要特征如下: (1)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父结点。 (2)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父结点。;1.2.6 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的所谓“关系”是有特定含义的。 关系模型的所谓“关系”虽然也适用于这种一般的理解,但同时又特指那种虽具有相关性而非从属性的按照某种平行序列排列的数据集合关系。关系模型是用“二维表”表示事物间的联系。 ;对象关系映射(ORM: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技术;; 1、模式(Schema) ;2、外模式(External Schema) ;3、内模式(Internal Schema) ;外模式/模式映象 ;模式/内模式映象 ;1.4 数据库系统DBS(Data Base System,简称DBS);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1.4 数据库系统;2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1)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