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的高贵.doc

发布:2017-01-12约4.9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学习目标: 1、 认真诵读,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 2、 掌握文中以举例论证为主,结合引用论证的说理方法。 3、 深刻理解“灵魂”的内涵,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净化心灵,提高修养。 学习重点、难点: 深刻理解和感悟“灵魂”的内涵,学习文中有力的说理。 二、预习要求 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能正确的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以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收集有关表现高贵灵魂的人物事例。 字词: 芦苇(lú) 平庸(yōng) 赫赫(hè) 携(xié)嘈杂(cáo) 沐浴(mùyù) 缅怀(miǎn) 萎缩(wěi) 平庸:寻常而不突出;平凡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无足轻重:无关紧要。显赫:(权势、名声等)盛大。贤哲:贤明的人。缅怀:追想(以往的事迹)。 三、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 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伴随音乐讲述:有一个女孩 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 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 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 就再也没有上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年轻的女大学生为了挽救一只丹顶鹤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自由讨论:她的付出值得吗?(要求:用简要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 3、结合学生的回答,导出课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板书) 二、 初读感知、明确论点、把握结构 1、认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揭示中心论点的语句。 2、 指名回答。明确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学法指导:寻找文章的中心论点应关注文章的题目、开头和结尾) 3、 自读思考:作者是怎样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4、 同桌交流,讨论明确:以举例论证(阿基米德、第欧根尼、王尔德、一个少女的事例)为主,结合运用引用论证(王尔德的名言) 5、 理清思路,把握结构: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概括 第一部分(第1节):提出论点——人的高贵在于有灵魂。 第二部分(第2、3节):列举事例证明“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 第三部分(第4、5节):以普通少女为例说明“平庸”的人也常常有着纯正的追求。 第四部分(第6节):表达期望——祝愿人们保持纯正的追求。 三、 再读理解、补充论据、净化心灵 1、速读课文,理解“灵魂”的内涵(结合探究练习一) (1) 有思想 (2)有丰富的精神财富 (3)有一种纯正的追求 2、细读课文,学习说理 (1)分析比较三位名人事例的特点 (2) 结合课前收集,补充合理的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学法指导:选取典型事例,叙述突出重点,有力证明论点) (3) 合作学习,加深理解和感悟 讨论学习:少女的“动人光彩”体现在何处? 交流课前收集和记忆中平凡人的“动人风采”。 (在全班交流后,师可结合学生的叙述,补充“爱心捐助、学习雷锋、共抗非典┅┅”,以加深理解和感悟) 3、由人及己,畅谈体会: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该如何去做? (坚守自己的灵魂,有自己的理想,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丰富的精神追求等) 四、 巩固延伸,设计作业 1、诵读课文,加深理解和感悟。 2、将你所收集的材料和学习本文后的体会整理成文,组织成一篇演讲稿。 3、结合本单元所学,组织一次以“净化心灵、提高修养”的演讲比赛。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目标 1、提炼概括文章中的事例,把握文章举例论证的作用。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进一步熟悉议论文的文体特点。 重点 抓关键词句,理解文意。分析文章论证的思路 难点:把握文章举例论证的作用 方法:生自读,小组讨论合作释疑 师引导学习课文 时数:1课时 过程 一、导入新课(1分钟) 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我们大家已经学习了夹叙夹议说理的方式,知道议论文中叙是为了议服务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名家的议论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点击PPT板书课题)希望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大家能够掌握这两个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1、提炼概括文章中的事例,把握文章举例论证的作用。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进一步熟悉议论文的文体特点。 二、检查预习:(2分钟) 在课前,大家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现在,我们就来检测一下预习情况: (出示字词)谁愿意做本节课的第一勇士?一生读一个字词,其他生评价之,若有误,指正。 三、整体感知: 过渡:大家生字词掌握得非常到位。现在就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作者所举的事例有哪些?各用一句话概括这些事例。(概括事例时可以采用“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的句式。)(5分钟) 明确:阿基米德在剑朝他劈来时,首先保护他的“圆”。 (注意举例后的议论句:“在他看来……更加宝贵的。”) 第欧根尼在亚历山大大帝要帮助他时,更重视他阳光下的“沉思”。 (注意举例后的议论句:“在他看来,相对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