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计划及有关的报告-香港集思会.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香港集思会
就「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计划及有关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提交立法会经济发展事务委员会及环境事务委员会的意见书
香港受惠于独特便利的地理位置、完善高效的交通基建,以及专业优质的航空服
务,过去一直扮演着亚太区的重要航空枢纽,为旅游业提供重要支持,并巩固香
港作为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及物流中心的角色,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带动整个
城市的全面发展。
然而,随着现有两条跑道的货运及客运量快将饱和,邻近机场不断扩展,香港的
航空业正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考虑到香港各方面的长远发展,香港集思会早于
2011 年就《香港国际机场2030 规划大纲》作出响应,支持尽快兴建三跑道系统,
迎接未来的发展机遇,维持香港在国际航空业的领导地位及经济上的竞争力。
提升客货运量 保航空业优势
综观世界各地的经验,要打造一个成功的航空枢纽,跑道及客运大楼容量均是重
要关键。香港国际机场现有的双跑道系统的飞机升降量,去年已逾37 万架次,
1
据香港机场管理局 (机管局)最新预计,最快于2016 或2017 年达至饱和 。若
不从速兴建三跑道系统,机场的客货运容量很快会不敷使用,限制了国际人流及
货物流,减弱香港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严重削弱本港航空业原有的优势。
香港应汲取伦敦希思路机场的经验,该机场过去一直被视为欧洲的航空枢纽,但
因扩建计划引起争议,蹉跎多年,最后政府更取消第三条跑道的扩建计划。由于
机场的客货运量达至上限,航点在过去十年减少了12%;相反,欧洲其他机场如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有五条跑道、巴黎戴高乐机场有四条跑道,近年航点不断
2
增加,抢去了希思路机场不少客源,令英国每年损失 140 亿元英镑的贸易额 。
另一例子是东京成田机场,它本来是日本最大的国际航空港口,原有计划中应设
有三条跑道,但因当地的「钉子户」反对,结果至今三十多年仍未竣工,未能进
一步提升客货运流量,大大减弱了其国际航空枢纽的功能。
1 香港機場管理局于2014 年8 月7 日公布的数字。
2
Frontier Economics (November 2012),”One Hub or None”.
国际航协的数据显示,2014 年全球旅客增长约达 8 亿人次,当中四分之一的增
幅源于中国内地,当中包括不少国际航班的旅客。对于不断上升的航运需求,近
年珠江三角洲区内多个机场正积极进行扩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第三条跑道即
将启用,并预计于2020 年增加至五条跑道;上海浦东机场的第四及第五条跑道
即将启用;深圳宝安机场亦计划兴建第三条跑道。内地其他城市如北京首都机场
将增设第四条跑道,并开始兴建新机场。
除了内地急起直追,其他亚洲国家亦致力提升航空运输能力。吉隆坡国际机场、
韩国首尔仁川机场均计划在2020 年,将跑道数目增加至五条;新加坡樟宜机场
亦计划建造第四条跑道。当周边机场急速扩充,而香港却原地踏步,将流失一批
重要客源,而航空交通流量一旦失去,此后便难以复得。面对邻近机场迎头追赶,
客货运量到达瓶颈的挑战,本会认为机管局提出的三跑道方案刻不容缓,以求应
付不断增长的航空交通需求,力保本港的区域及国际航空枢纽地位。
问题迫在眉睫 延迟成本高昂
有反对声音称,目前双跑道每小时的起降上限,仍未达到原先设计的每小时 80
多个航班,又称香港可以减少载客量低的来往内地航班次数,腾出跑道起降量,
所以兴建三跑道系统没有迫切性。问题是,观乎各国城市的经验,由初期规划、
设计,到正式建造及完成一条新跑道的工程,一般需时十年或更长的时间。若香
港真的等到航班升降量 「见顶」,才开始筹备扩建工程,等同犯上早料「亡羊」
却不及时 「补牢」的错误。
除了错失航空服务市场的机遇,延迟工程亦将涉及更高昂的建造成本。近年香港
3
的人工与物料成本持续上升,机管局几年前预计工程的造价约为1,362 亿元 ,但
4
若继续拖延的话,当局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