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8年基础营养学(全)幻灯片.ppt

发布:2017-11-30约9.97千字共8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础医学知识 人体结构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食物的消化吸收P29-34 何谓消化? 何谓吸收? 唾液的作用? 胃内的消化? 小肠的消化和吸收? 大肠的吸收和代谢? 基础营养学 梁志达老师 主讲 营养学概念 营养是机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利用食物中营养素和其他对身体有益的成分构建组织器官、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防病保健的过程。 营养学概念 营养素是机体为了维持生存生长发育体力活动和健康以食物的形式摄入的一些需要的物质。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五大类。 营养学概念 “必需营养素”与”非必需营养素”的区别P48 营养学是研究膳食、营养素及其他食物成分对健康影响的科学P49 营养学概念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P50 1.平均需要量(EAR) 2.推荐摄入量(RNI) 3.适宜摄入量(AI) 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营养素的功能 主要指提供能量、促进生长与组织的修复、调节生理功能三项。 作为能量来源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 促进生长与组织修复的主要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调节生理功能的主要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其作用包括维持物质代谢的动态平衡及内环境的稳态。 动态平衡P52 能量平衡 营养素平衡 水盐平衡 内环境的稳态P52 神经系统调节 酶调节 激素调节 营养是维持健康的基础P53 维持人体组织的构成 维持生理功能 维持心理健康 预防疾病发生 营养对人群健康的影响P54 保证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 满足各类特殊人群的营养需要 增强特殊环境下人群的抵抗力、耐受性、适应性 预防营养素的缺乏与过多及相关的疾病 辅助各种疾病的治疗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营养必须通过食物中所含营养素及其他活性物质发挥作用,讲营养不能脱离食物及膳食 营养素必须通过正常的生理过程发挥作用,讲营养要考虑各种营养素的吸收利用及代谢过程 营养的目标是:维持健康、预防疾病、加速康复 总的来说就是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能量 能量的单位,国际上通用焦耳(j),营养学上使用最多的是其1000倍的单位,即千焦耳(kj).有些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仍继续使用卡(cal)和千卡(kcal),其换算关系如下:1kcal=4.184kj  1kj=0.239kcal  三大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作用P60 三大产能营养素的分配比例P62 1g碳水化合物产生能量为16.81kj(4.0kcal) 1g脂肪产生能量37.56kj(9.0kcal) 1g蛋白质产生能量16.74kj(4.0kcal) 1g乙醇产生能量29.3kj(7.0kcal) 人体的能量消耗 能量守恒定律P62 基础代谢 体力活动 食物热效应 生长发育及孕妇、乳母对能量的需求 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维持呼吸、心跳等最基本生命活动情况下的的能量代谢P62 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BMR) 中国人正常基础代谢率平均值P63 基础代谢 影响人体基础代谢的因素P64 1、体表面积; 2、年龄; 3、性别; 4、激素; 5、季节与劳动强度 体力活动 体力活动所消耗能量多少与三个因素有关: 1、肌肉越发达者,活动时消耗能量越多; 2、体重越重者,做相同的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也越多; 3、劳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消耗能量越多; 4、与工作熟练程度有关,对工作熟练程度高者能量消耗较少 食物热效应 食物热效应(TEF)即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DA):  是指由于进食而引起能量的消耗额外增加的现象称食物热效应.人体在摄食过程中,由于要对食物中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同时引起体温升高和散发能量.  脂肪的食物热效应约消耗本身产生能量的4%~5%,碳水化合物为5%~6%而蛋白质特别高,可达30%;一般混合膳食约增加基础代谢的10% 能量需要量及膳食参考摄入量 能量需要量=BMR X PAL BMR P66 PAL P66 能量的食物来源 P66 蛋白质 蛋白质(protein)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能生命,可见蛋白质是体最重要的营养素之一。 正常人体内约16%-19%是蛋白质。 成人体内每天约有3%蛋白质被更新。 蛋白质 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 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条件必需氨基酸P68 氨基酸口诀: 异亮亮赖蛋,苯丙苏色缬; 儿童再加组,九种不可缺。 蛋白质 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多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例:大米和面粉中的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