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年最新整理】企业营销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

发布:2018-02-15约7.3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A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商务管理(547209400081) 刘辉 摘要:近年来,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汽车用品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汽车用品公司的营销策略在汽车行业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以及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对于一个汽车企业来说很重要。 本文结合汽车用品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现存的经营策略,并结合笔者从事汽车行业所实习的单位---上海捷能达汽车用品有限公司,进行深入分析,对捷能达品牌所处的宏观环境运用PEST方法做了简要的分析,采用SWOT方法对捷能达汽车用品与竞争对手相比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进行较深入地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细分,产品的细分,给予产品的定位,找到适合捷能达汽车用品的目标市场,运用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经典的市场营销组合4P理论为基本框架,系统的论述了捷能达品牌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最终以微观的视角,给出个人对汽车用品企业的营销策略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分析,战略管理,营销策略 1研究背景 1.1 研究的背景 关注中国汽车产业的人士都知道,近5年来我国汽车制造业以平均24.5%的速度高速增长,预计今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900多万辆,与之配套的汽车后市场也必将成为一个庞大的“黄金”市场。 中国汽车用品行业的现状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持续升温,尤其是私家车的增多,中国轿车私有化的不断攀升,将为汽车装饰业的发展提供巨大商机,也会给汽车用品商带来巨大利润。以装饰为主的汽车用品市场将随之加快发展,仅汽车音响在去年就超过了40亿元,预计今年汽车用品销售额将达到500亿元,并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巨大的市场已经引起国际汽车服务业巨头的关注,日本最大的汽车服务用品连锁企业澳德巴克斯已经进入中国服务市场;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最大的汽配连锁企业NAPA就已进入中国开展业务;日本第二汽车用品连锁企业黄帽子已经在广州番禺等地开店经营,开始计划2008年前在华东、华北、西南开设50家店,并且已与上汽集团销售公司签约成立合资企业,以此来拓展中国汽车后市场的业务;而全球最大的汽车快修连锁企业美国AC德科公司也宣布最近两三年内将进入中国市场,参与竞争。 在此背景下,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应该采用怎样的营销策略,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我们的优势;提高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而在企业的实际营销中又面临哪些问题,这些都是企业管理者们所关心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 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环境和巨大的市场需求,目前我国汽车用品企业必须摒弃落后的经营管模式,面向市场,实施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运用切实可行的营销管理方法和手段,以目标市场的客户需求为导向,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客户满意度。如何将营销管理、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应用于国内汽车用品企业市场营销之中,增强我国汽车企业抗风险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壮大自己并获得更大的发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是我国现阶段汽车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文献综述 2.1 汽车用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 汽车用品的现状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亿辆,2010全年整车销售规模达 1800 万辆,中国仍处于全民的汽车消费时代,为汽车用品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生机。截止 2010年,我国汽车用品市场总量已经达到3500亿元,平均单车消费在 4000 元左右,汽车用品生产企业已经达到18000-20000家,每年的新品推出量在 3000 个系列以上。据我中心研究预测,到 2011 年,我国汽车总销量将达到 2200 万辆,增长幅度超过 32%,全年汽车保有量将达到 1.2 亿量,汽车用品市场的总量已经达到4000亿元; 到2012年我国汽车用品行业市场总量将达到5000亿,行业发展仍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截止目前,国内行业经销企业已经达到 100000多家,其中年产值100-500万元的企业大概占到行业经销商总数的 37%左右, 达35000家 左右;年产值 500-2000 万元占到 20%,达 23000 家左右;2000-5000万元的达8000来家左右、5000 万元以上的达 2000家左右。据我中心数据统计,目前汽车用品行业平均每天就有 30家左右的企业诞生,35个新产品上市。汽车消费时代和城市化进程使得汽车用品行业发展极其迅速,市场规模增速惊人。通过中心对 2010 中国汽车用品暨改装汽车展览会-参展企业现场 调查显示:随着中国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不断兑现,中国汽车后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整个行业目前已经处于发展阶段。展商宣传品牌、拓展渠道、发布新品的三大参展目之中,拓展渠道占到 43%,发布新品占到 55%,而宣传品牌只占到 64%。这表明大多数汽车用品企业由最初的“求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