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卫生学课件-环境-10-12_PPT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卫生学;第二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一)大气的特征
1.大气的垂直结构
大气圈: atmospheric sphere
环绕在地球表面很厚的并随地球转动的空气层
厚度:2000-3000km ,无明显上界
理化特性随高度而发生显著变化
气温垂直变化、电离状态、化学成分
根据气温的垂直变化分为5层
;Constituent of Environment ;(1)对流层(troposphere)
厚度随纬度而不同 赤道:16-18km,两极8-9km
特点①气温随距地面高度增加而降低;
气温递减:0.65℃/100m (气温垂直递减率)
②空气主要呈垂直方向流动(也有水平流动)
③占全部空气重量的3/4以上;
④有气象变化:雷、雨、云、雾
意义:1)维持人类生命活动;
2)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活动层
3)净化空气
;(2)平流层(stratosphere)
高度55km
22km以下有一层空气温度不随高度增加
同温层isothermal layer:-50 ℃?-60 ℃
同温层之上(25-35km处)有20km厚的臭氧层
能吸收短波紫外线。太阳辐射中波长小于290nm的射线被臭氧层吸收,不能到达地球表面,避免了宇宙射线、短波紫外线等有害射线对地球表面生物的杀伤作用。
特点:1)空气主要呈水平方向流动;
2)空气稀薄、水汽很少;
3)臭氧层吸收短波紫外线。
意义:保护人类生命活动
污染物进入少,但进入后不能消除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后的消耗情况;紫外线根据波长分为
近紫外线UVA,远紫外线UVB和超短紫外线UVC。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渗透程度是不同的。紫外线的波长愈短,对人类皮肤危害越大。短波紫外线可穿过真皮,中波则可进入真皮。
UVA波段,波长320~400nm
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它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长波紫外线有超过98%能穿透臭氧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UVA可以直达肌肤的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将我们的皮肤晒黑。;UVB波段,波长275~320nm
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中等穿透力,它的波长较短的部分会被透明玻璃吸收,日光中含有的中波紫外线大部分被臭氧层所吸收,只有不足2%能到达地球表面,在夏天和午后会特别强烈。UVB紫外线对人体具有红斑作用,能促进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的形成,但长期或过量照射会令皮肤晒黑,并引起红肿脱皮。
UVC波段,波长200~275nm
短波灭菌紫外线。它的穿透能力最弱,无法穿透大部分的透明玻璃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短波紫外线几乎被臭氧层完全吸收。短波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很大,短时间照射即可灼伤皮肤,长期或高强度照射还会造成皮肤癌。紫外线杀菌灯发出的就是UVC短波紫外线。
;紫外线指数
紫外线指数一般用0-15表示。通常,夜间的紫外线指数为0,热带、高原地区、晴天时的紫外线指数为15。
;紫外线指数 等级 紫外线照射强度 对人体可能影响 建议采取的防护措施
0-2 1 最弱 安全 可以不采取措施
3-4 2 弱 正常 外出戴防护帽或太阳镜
5-6 3 中等 注意 除戴防护帽和太阳镜
外,涂擦防晒霜(防晒霜
SPF指数应不低于15) 7-9 4 强 较强 在上午十点至下午四点时
段避免外出活动,外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