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介质过滤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多
介
质
过
滤
器
调试、操作维护作业指导书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多介质过滤器
概述
本过滤器适用于较大规模的给水和废水过滤处理及循环水的旁滤处理,具有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不易出故障等特点。在循环供水系统中使用可改善水质,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结构及工艺流程
设备结构
过滤器本体主要由壳体、布水器、滤料、滤板及滤帽、布气器、收水器、支腿(或支座)等组成。
工艺流程
过滤
原水通过过滤器进水口进入布水器,原水中的悬浮物和水一起通过滤层进行过滤,由于滤料的级配颗粒上层大下层小,缝隙沿程变小,截污能力沿程变大。污水中的颗粒悬浮物被滤层阻挡、吸附在滤料表面,从而实现过滤的目的,通过过滤后的水由设在滤板上的滤帽收集进入下部的清水区,通过出水口排出,从而完成整个处理过程(为了防止石英砂滤料堵塞滤帽,在石英砂下面铺有卵石垫层)。
反冲洗
当过滤器工作压力比初期高出0.05MPa时,说明滤料表面集污较多,阻力增大,过滤器需进行反冲洗,关闭过滤进水阀和过滤出水阀,打开过滤器反洗排污阀,排水分钟过滤器。打开反洗进气阀进行气洗,气体将由滤帽杆的下部口进入,通过滤帽均匀分布,滤料在气体的推动下进行膨胀,高强度的相互磨擦,从而达到高强度的气体与水混合冲洗滤料的目的,气洗完毕后关闭反洗进气阀。打开反洗进水阀进行水洗,静止2分钟完成反洗流程,过滤器进入正洗。
正洗
为保证过滤出水水质,反洗完毕后,正洗5分钟技术参数
过滤器直径 (mm) Ф100~Ф5000 流量 (m3/h) 17.7~785 滤速(m/h) 10~40 过滤面积(m2) 1.77~19.63 使用工作压力(Mpa) ≤0.6 反洗方式 气水反洗(或水反洗) 反洗周期(h) 8~24 过滤器内最大压力损失(Mpa) 0.05 反洗水压力(Mpa) 0.15 反洗水强度(m3/m2·h) 25 反洗空气压力(Mpa) 0.07 反洗空气强度(m3/m2·h) 15 滤料高度(mm) 1200~2500 进水悬浮物(mg/L) ≤0~0 出水悬浮物(mg/L) ≤5~20 出水悬浮物() (4) 安装要求
罐体直径小于4米的设备,整机出厂,现场安装要求如下:
基础为预埋地脚螺栓设备
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础合格报告必须满足设备运行荷载的要求。
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础预留孔中心及尺寸。
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础水平度。
将设备预装到位,在底座下垫钢板找平,地脚螺栓安装在设备底座上,确认地脚螺栓的安装位置,并二次灌浆将预留孔填满。
安装外部管线。
按滤料级配划线,装填滤料,滤料表面应平整,约高于装填高度。
基础为预埋钢板设备
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础合格报告必须满足设备运行荷载的要求。
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础预埋板中心及尺寸。
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础水平度。
将设备预装到位,后通过焊接将设备固定。
安装外部管线。
按滤料级配划线,装填滤料,滤料表面应平整,约高于装填高度。
罐体直径大于4米的设备,需现场组装,安装要求详见施工方案。
调试及试运行
调试前准备
了解过滤器工作原理。
设备人孔已经封好。
管道连接与工艺要求相符。
反洗出水总管标高低于过滤器的反洗出水面1米以上(如不能满足则不能调试,因在调试过程中水会从过滤器顶部人孔溢出)。
设备阀门工作正常,阀门配置符合工艺要求。
反洗水泵满足工艺要求。
反洗空气满足工艺要求。
仪表配置满足工艺要求。
有充足的反洗水源。
有充足的空间存储反洗排水。
过滤器及滤料浸泡8小时以上。
反洗调试流程将工作方式(控制柜中)调整为手动档。
除顶部排气阀,关闭过滤器所有阀门。
将反洗反洗
起动一台反洗泵并缓慢打开反洗进水手动,观察同时调整开度至反洗水达到过滤器所需的反洗强度
打开正排阀门将过滤器内水位放至上视镜中部,将反洗进气自动阀门全开,缓慢打开反洗进手动
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将工作方式(控制柜中)调整为自动档。
(6)运行操作及维护运行前检查。
设备人孔已经封好。
管道连接与工艺要求相符。
设备阀门工作正常,阀门配置符合工艺要求。
反洗水泵满足工艺要求。
反洗空气满足工艺要求。
仪表配置满足工艺要求。
有充足的反洗水源。
有充足的空间存储反洗排水。
过滤器及滤料浸泡8小时以上。
自动(或手动)开启设备,开始运行。
应急停机
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切断水泵电源,关闭设备阀门。
设备定期维护
定期检查设备配套的阀门是否完好灵活无泄漏。
定期对设备进行内外防腐。
设备长期运行后,将滤料进行体外清洗。常见故障排除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排除方法 过滤器反洗漏料 ①反洗空气参数不合理
②反洗水参数不合理
③滤料填装超出要求 ①调试反洗进气
②调试反洗进水
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