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共聚改性聚合物纤维.doc

发布:2016-11-26约4.43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己内酰胺接枝共聚改性纸浆纤维的研究 (南通大学) [摘要]碱性环境中纸浆纤维与己内酰胺在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引发体系中进行接枝共聚改性反应的主要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单体己内酰胺与浆的质量比为1∶2、过硫酸钾用量10.0%(对绝干浆)、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质量比5∶4、浆浓5.0%、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60℃、氢氧化钠用量4.0%时单体接枝率可达28.6%。接枝后纸浆纤维的成纸物理强度性能提高但成纸白度略有下降。接枝共聚改性后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己内酰胺已接枝到了纸浆纤维上。?更多还原 [关键词]1.植物纤维接枝改性 植物纤维接枝改性普遍存在着接枝反应效率较低引发剂用量较大、改性过程能耗较高、成本偏高等问题限制了其工业化进程。开展纸浆接枝共聚改性反应的基础研究迫在眉睫。SchwabE等研究了丙烯酰胺改性滤纸纸浆的接枝共聚方法提高了成纸的抗张强度和耐折度且不影响纸浆的滤水性能。目前研究比较成熟的接枝共聚改性技术多采用高价金属盐(如铬盐、铈盐、钒盐等)和过硫酸盐等作为引发剂。对于纸浆纤维而言还可通过缩聚作用进行接枝共聚改性。许多具有环型特征的单体如环氧化物、环亚胺或内酰胺等可通过接枝共聚反应与纸浆纤维上的羟基、羧基或羰基发生开环聚合反应。己内酰胺就是一种可进行开环聚合的环状单体可通过己内酰胺与纤维上的羟基发生反应使纤维产生聚酰胺化使纤维间的氢键作用转化为化学键结合有利于改善纸浆物理强度。 本在实验室条件下探讨了碱性环境中纸浆纤维与己内酰胺在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引发体系中进行接枝共聚改性反应的主要工艺参数并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接枝产物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 .1原料与仪器纸浆 浸泡、疏解后经PFI磨打浆至40°SR己内酰胺分析纯过硫酸钾分析纯亚硫酸氢钠化学纯氢氧化钠化学纯。BBS-3纸页成形器(德 国ERNSTHAAGE公司制造)。 实验方法 1.2.1纸浆纤维的接枝共聚改性将纸浆、己内酰胺、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引发体系、氢氧化钠按一定比例和顺序加入聚乙烯密封袋浆浓5.0%调节pH值至8~9。反应体系混合均匀后置于恒温水浴中进行接枝聚合反应反应过程在密闭状态下进行。反应后产物分别用热水、丙酮抽滤洗涤多次后在(105±2)℃下干燥。 接枝率=m2-m1×100%m1式中m1反应前纸浆纤维绝干质量m2洗涤后接枝产物绝干质量用VECTOR22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扫描范围400~4000cm-1分辨率4cm-1。1.2.3成纸物理性能的测定纸张的抗张强度、撕裂度、耐破度、白度分别按相应国家标准进行测定。 .1接枝共聚改性工艺参数的讨论 .1.1正交实验采用了七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法探讨了相关因素 对接枝共聚改性反应的影响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见表1实验结果见表2。以反应接枝率为目标参数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结果见表3。 表1正交实验因素水平 m(单体)∶ 过硫酸钾 反应 反应 氢氧化钠 水平 m(绝干浆) 用量/% 温度/℃ 时间/h 用量/% (A) (B) (C) (D) (E) 1 1∶1 6.0 30 2 2.0 2 3∶2 8.0 50 3 4.0 3 2∶1 10.0 70 4 6.0 过硫酸钾及氢氧化钠用量均相对绝干浆下同。 表2 正交实验结果 实验号 A B C D 空列空列 E接枝率/% 1 1 1 1 1 1 1 1 8.25 2 1 2 2 2 2 2 2 28.56 3 1 3 3 3 3 3 3 4.36 4 2 1 1 2 2 3 3 14.58 5 2 2 2 3 3 1 1 8.41 6 2 3 3 1 1 2 2 6.61 7 3 1 2 1 3 2 3 14.78 8 3 2 3 2 1 3 1 4.25 9 3 3 1 3 2 1 2 12.87 10 1 1 3 3 2 2 1 10.14 11 1 2 1 1 3 3 2 24.13 12 1 3 2 2 1 1 3 22.76 13 2 1 2 3 1 3 2 12.03 14 2 2 3 1 2 1 3 10.42 15 2 3 1 2 3 2 1 8.24 16 3 1 3 2 3 1 2 8.15 17 3 2 1 3 1 2 3 10.86 18 3 3 2 1 2 3 1 16.45 表3 正交实验产物接枝率极差分析 项目 A B C D 空列 空列 E K1 16.37 11.32 13.16 13.44 10.79 11.819.29 K2 10.05 14.44 17.17 14.42 15.50 13.2015.39 K3 11.23 11.88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