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毕业设计论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绪论
塑料工业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工业门类之一,而注塑模具是其中发展较快的种类,其在整个模具中约占30%,在未来的模具市场中,注塑模具在模具总量中的比例将逐步增加,发展速度将高于其他模具。因此,研究注塑模具对了解塑料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的意义。
塑料模具的发展是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随着建筑大量替代钢材,木材以及传统建材的发展和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的铸铁管道,代之于塑料管材的政策,这无疑给塑料工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在电子,汽车,电机,仪表,家电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依靠模具成型,这是都是塑料模具在市场上的增长点。所以发展速度相当快。
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供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仅汽车行业将需要各种塑料制品36吨;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的年产量均超过1000万台;彩电的年产量已超过3000万台。到2012年,在建筑和建材行业方面,塑料门窗的普及率将达到40%,塑料管的普及率将达到60%,这样都会对模具产生多的需求量。
建筑业等的塑料建材可大量代替钢木,传统材料,将在今后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预测2012年建筑用塑料制品占总产量23%,约500万吨,因此塑料建材模具需求量会很大,由于国家已明令禁止铸铁管道,代之于塑料管材,预计2012年,全国新建住宅排水管82%以及城市供水用的排水管将采用塑料管。同时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塑料门窗,到2012年塑料门窗和塑料管的普及率将达到40%~60%,塑料排水管的市场占有率将超过60%。
因此,有专家预测,在未来的模具市场中,塑料模具在模具总量中的比例将逐步提高,且发展速度将高于其他模具。
2 拟定模具结构形式
2.1 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
型腔的数量是由厂方给定,为“一出四”即一模四腔,他们已考虑了本产品的生产批量(大批量生产)和自己的注射机型号。因此我们设计的模具为多型腔的模具。
考虑到模具成型零件和抽芯结构以及出模方式的设计,模具的型腔排列方式如下图所示:
图1-1模具型腔排列图
2.2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由于塑件外观质量要求高,尺寸精度要求一般,且装配精度要求高,因此我们设计的模具采用多型腔多分型面。根据本塑件电动机绝缘胶架的结构,模具将会采用三个分模面,三个分型面。
3 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一般工厂的塑胶部都拥有从小到大各种型号的注射机。中等型号的占大部分,小型和大型的只占一小部分。所以我们不必过多的考虑注射机型号。
3.1 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如何确定分型面,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复杂。由于分型面受到塑件在模具中的成型位置、浇注系统设计、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及精度、嵌件位置形状以及推出方法、模具的制造、排气、操作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分型面时应综合分析比较,从几种方案中优选出较为合理的方案。选择分型面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
2)便于塑件顺利脱模,尽量使塑件开模时留在动模一边。
3)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
4)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
5)便于模具加工制造。
6)对成型面积的影响。
7)对排气效果的影响。
8)对侧向抽芯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是第5)和第2)、第8)点。为了便于模具加工制造,应尽是选择平直分型面工易于加工的分型面。如下图所示,采用A-A这样一个平直的分型面,前模(即定模)做成平的就行了,胶位全部做在后模(即动模),大简化了前模的加工。A-A分型面也是整个模具的主分模面。下图中虚线所示的B-B和C-C分型面是行位(即滑块)的分型面。这样选择行位分型面,有利于线切割行位以及后模仁和后模镶件这些成型零件。分型面的选择应尽可能使塑件在开模后留在后模一边,这样有助于后模设置的推出机构动作,在下图中,从A-A分型,了B-B处的行位向左移开,C-C处的行位向右移开后,由于塑件收缩会包在后模仁和后模镶件上,依靠注射机的顶出装置和模具的推出机构推出塑件。
图3-1模具分型面图
4 浇注系统形式和浇口的设计
4.1 主流道设计
4.1.1 主流道尺寸
主流道是一端与注射机喷嘴相接触,另一端与分流道相连的一段带有锥度的流动通道。主流道小端尺寸为3.5~4mm。
4.1.2 主流道衬套的形式
主流道小端入口处与注射机喷嘴反复接触,属易损件,对材料要求较严,因而模具主流道部分常设计成可拆卸更换的主流道衬套形式(俗称浇口套,这边称唧咀),以便有效的选用优质钢材单独进行加工和热处理。唧咀都是标准件,只需去买就行了。常用唧咀分为有托唧咀和无托唧咀两种下图为前者,有托唧咀用于配装定位圈。唧咀的规格有Φ12,Φ16,Φ20等几种。由于注射机的喷嘴半径为20,所以唧咀的为R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