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应更加重视群众参与【6页】.doc

发布:2017-03-22约1.3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试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应更加重视群众参与的必要性 ???? 黄岩区农经总站 林再华 近年来,随着中央农村政策的不断深入,农村集体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同时,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也趋于多样化。如何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保护农民利益,实现共同富裕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加强党的基层政权建设,成为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目前,农村审计经过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一个系统有效的农村审计监督体系尚未形成,农村财务管理的难度依然很大。本文通过分析现有农村审计模式,试图论证在农村审计中应该更加重视和依靠群众的必要性,藉以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制度。 一、现有农村审计模式弊端分析 目前,较多采取的农村审计模式,是由农经部门(或其内设审计部门)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审计的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依据的是1992年农业部颁布的《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和《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来设置的。这种模式下,县级农经部门对村级财务开展例行审计、信访审计和委托审计,受上级农经部门和当地政府双重领导。这种审计模式其审计人员通常由农经人员兼任,村级代理会计也有不少是乡镇农经员兼任。这样就形成农村审计人员既充当管理者,又充当监督者,造成县级农村审计部门工作量极大,审计风险也高,影响农村审计监督作用充分发挥  农村审计组织体系尚不够健全,缺乏经常性的审计监督机制根据《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审计工作。但近几年来,农村经济审计疲于应付辖区内的突发事件,再加上人手紧缺、经费有限等原因,尚未很好地履行起对农村审计工作的管理职权,尚未形成一种上下联动的农村审计体系和经常性的审计监督机制。   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兼职现象农村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政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但目前,绝大多数是各乡镇(街道)的农经干部和会计服务站代理会计,这些人虽然具备一定的财会知识,但是由于缺乏审计专业培训和实践操作经验,很多人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仅局限于理账算账,罗列一些财务数据,对怎样从审计角度来看待问题、发现问题,特别是在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和文字表达能力方面都存在很大的欠缺。   农村审计行政执法职能尚不明确,在审计办案中调查取证难,审计处理决定执行难。因为农村审计具有审计对象多样性、涉及范围广的特点,在审计实务中,往往要涉及到许多与村社有经济业务往来关系的党政机关、国家企事业单位、个体私营企业等,但由于农村审计没有强有力的法律作后盾,所以在审计调查取证中,往往得不到配合,致使审计案件的查办受到阻碍,审计处理决定的执行比较困难。往往采取一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从而降底了农村审计在广大群众心目中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审计程序不规范,审计技术方法和手段落后有些农村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操作程序不规范。有的甚至违背审计独立性原则,如地方在村干部离任审计时,只是由该村代理会计根据报表简单地罗列一下财务数据,根本就起不到审计监督的作用。另外目前农村审计仍以事后查账为主基本上还停留在就账查账的水平,对在会计资料中未能反映的账外行为,审计监督就显得乏力和无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