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学生对社团.doc

发布:2015-09-10约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学生对社团/学生会看法调查报告 苏奕如(组长) 巫晓婷 曾彩庄 李小妮 丘忠欧 前言 调查背景 近来微博热传的一篇文章——《你们的学生会很黑暗》已引起热烈的反响,社会各界人士对这个观点议论纷纷。 亲身参加过学校学生会/社团的学生在这个观点的个人认识方面具有相对的代表性,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在参与学校社团后的切身感受,我们小组进行了关于大学生对学生会/社团的看法的统计调查。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大学生对亲身经历学生会/社团的看法,以可靠数据为学校学生会/社团对组织内部管理与发展寻找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关参考建议,同时也可作为新生参加社团选择倾向的借鉴。 调查对象 参加过学生会/社团的大二级或以上的学生。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网上调查法,由小组成员商讨并制定问卷,网络发布并让参与过社团的学生来填写,共获得问卷128份。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学生加入社团的原因: 表1 学生为锻炼社会能力而加入社团后是否达到预期期望的情况: 表2 分析说明:从表1、2来看,学生为锻炼各种社会能力而加入社团的比例高达87%,其中 达到或超过预期愿望的比例超过72%,没有达到期望甚至感觉被骗的有27.37%。学生加入社团后在人脉和性格改变方面有较大收获的超过84%。 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表3 分析说明:从图表3来看,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很难找准自己在部门的定位,对自己想要什么感到迷茫。超过4成的调查对象认为难以平衡学业和工作之间的关系,这不难反映出其实在部门工作的时候,大学生每个人都是有考虑过自己的去留,考虑过自己究竟在这个团队中获得什么。 加入社团对学业的影响情况: 表4 有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学生如何解决: 表5 分析说明:从图9、10来看那,超过2成的学生认为部门对学业的影响是趋于正面的,然而认为部门的工作带来的影响趋于负面的也接近3成,大致呈持平的状态,在学业与工作冲突的问题上, 高达63.16%的人认为自己可以应付,说明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具备一定自我思考能力与抗压能力的,对于自己的定位明确可以说留下,也可以是退出部门做一个不闻世间事,只读圣贤书的人,或者去谋求更多的发展前途。 学生认为各社团举办的活动中哪些对平时的学习和生活有帮助: 表6 学生希望社团举办的活动朝哪个方向发展: 表7 分析说明:从表6看来,接近1/3的调查对象认为社团在扩大人脉这方面对自己帮助较大,表7反映出超过半数的还是更倾向于社会交流活动,可以看到参加社团的学生对于融入社会的一种迫切期望。 学生对《你们的学生会很黑暗》这一话题的赞同程度: 表8 学生会黑暗的原因: 表9 学生对社团的建议: 表10 分析说明:对于社团存在的众多不公现象,23%的受访者认为学生会黑暗,而究其原因,主要是主席团之间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以及滥用职权现象较多。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要增强工作透明化。 三、总结和建议 通过对数据整理和分析,我们调查小组在现行条件下,做出如下结论和建议: 大部分学生在亲身经历了社团生活后,能够达到自己的预期愿望,并在各方面得到了收获,因此学校社团的存在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仍不能忽略还有27.37%的人没有达到预期愿望,说明学校部分社团的运行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利用职位谋利、帮助朋友,挪用经费,选举暗箱操作等现象。建议社团增加工作透明度并完善经费申请制度。 社团活动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以及较高的价值,学生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参与社团活动,同时学生也在参与活动后相应的得到收获。另一方面,超过四分之一的调查对象对社团活动的参与度不高,说明了社团有不足的地方,没能让全部的成员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建议学校社团在活动方面注意社会交流,在社团管理方面逐步实现工作透明化,并加强内部管理,从而增大成员凝聚力和归属感。 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具备一定自我思考能力与抗压能力的,所以可以做到部门工作与学业两不误。大部分学生在部门里可以真正学到东西,提前适应社会多方面压力。 对《你们的学生会很黑暗》这个话题,接近半数调查对象选择中立,而反对的只有10.16%,由此看来学校社团在职权运用、内部管理、工作透明化和经费运用上还需要改进。建议学校方面健全经费申请和审批制度,各社团加强内部管理以及工作透明化,避免有偏心现象产生导致工作分配不公等问题。 在这次的统计调查中,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