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集体备课 《勾股定理》.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17.1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第 1 课时)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教材地位作
这节课内容为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第十七
章第一节勾股定理第一课时。勾股定理是学生在学习了直角三角形有关性质的
基础上进行本课学习,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是几何中最重
要的定理之一,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
通过课题的学习,学生可以经历从实际问题观察、发现、抽象出数学问
题,猜想并验证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到综合应用已学知识
联想、证明的全过程,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
本节课学习过程中渗透了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和方程思想等重要数学
思想,同时为勾股定理逆定理和后续解直角三角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也为高
中学习的一般三角形中余弦定理和平面解析几何的部分公式做铺垫。
2、教学重点
勾股定理的学习是建立在掌握一般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以及三角形
全等的基础上, 是直角三角形性质的拓展。本节课主要是对勾股定理的探索和
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本节课介绍的是等积法。通过本
节课的教学,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用多样化策略解决问题,从而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以上考虑,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探索、验证、证明勾股定理过程
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几何的观察能力和说理能力,也有了一定的空间想
象和动手操作能力,但是他们的推理能力较弱、抽象思维能力不足。而本节课
先采用的是等积法证明。对于其他的证明方法,由于需要合理的发散思维和联
想,没有教师的启发引领,学生不容易独立想到。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八年级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喜欢动手,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已经
1
具备了一定的探索新知的能力。因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制定如下教学
目标:
本节活动课应当恰当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的数学核
心观念与数学能力,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A.知识技能目标:①经历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
②能尝试从不同角度证明勾股定理。
B.数学思考目标:①让学生切实经历“观察—猜想验证证明”的探
索过程;
②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分析勾股定理的证明思路;
③体会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化归和方程思想方法。
C.解决问题目标:①通过拼图活动,体验等积法和割补法的应用;
②在探索证明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③反思证明的方法和方向,学会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D.情感态度目标:①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对科学家探究历程的了解,感受
数学之美,探究之趣;
②在数学活动中,通过动手拼图,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
③在数学活动中,了解史实,感受数学文化,突出介绍中国古代勾股方
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数学的热爱。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问题诊断
对于勾股定理的得出,首先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观察的基础上,大
胆猜想数学结论,而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的思维方法和运用数学
的思想意识,但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可预见性和耐挫折能力并不是很成熟,从而
形成困难;
勾股定理证明思路的形成,需要结合等式特征,充分联想、结合已学知
识,并合情推理出恰当的证明思路,从思维上跳出面积法证明的约束,有利于
2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学生还较难形成用多样化
的策略思考问题的习惯。
2、教学难点
用拼图的方式利用等积法证明勾股定理,并结合方程思想尝试从不同角度
理解、证明勾股定理。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1、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几何图形的观察,几何证明的理论思维能力。希望
老师预设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几何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
的机会,希望老师满足他们的创造愿望,让他们实际操作,使他们获得施展自
己创造才能的机会。因此,本节课首先通过设置学生活动、学生讨论来支持教
学。
2、教学策略与教法、学法
【教法选择】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要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