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50
互联网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卢香宇
六盘水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对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方面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并对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严峻的挑战。通过探讨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供一定的借鉴,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对策
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我国于1994年3月被获准成为国际互联网成员,1995年开通互联网,其后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截止2009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总人数已达3.84亿人,网站达368万个,博客1.8亿,其中18
受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影响,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带来技术上的进步,而且在深层面上塑造了全新的生存形态和生活形态。而与之相应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变更及其对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影响,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引发了深刻而广泛的讨论。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甚至断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互联网络的出现及其在教育领域的运用,给高校思想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也带来了深层次的挑战。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下发了中央16号文件,即《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中指出:“各类网站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新世纪、新阶段,网络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晕要渠道,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何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趋利避害,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影响的网络时代特点
(一)网络的全球性、自由性和开放性
网络足一个没有地域、没有国界的全球性媒体,网络文化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时事政治、学习方法、就业信息等多重服务。这些数量巨大、来源广泛的信息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资源和视野,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及时,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但同时,网络具有的自由性和开放性,使它不受地域、宗教、身份、国界等限制,而最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掌握存两方国家手中,他们往往利用这个优势,打着“自由、平等、博爱、民主、人权”的旗号,在网上传播他们的价值观念,一些富有煽动性和引诱性的观念容易误导青年学生。另外,网络文化存在着不同阶级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地域文化的共生共存,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互相抵御一大学生几乎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自由地接触任何一种思想文化。这些给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信念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些困难。
(二)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
网络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多媒体仿真画面,人们可以通过任何一个虚拟的名字、性别、年龄等登录某虚拟的社区,与其他成员开展各种交流活动。这种交流有别于我们传统的面对面交流,其隐蔽性给人们充分提供了真实展现自我内心世界的空间。也正是由于这种隐蔽性,“现实社会”中一些被恪守的道德准则在“网络社会”中就变得不那么具有约束力,有些大学生在上网时就可能出现放纵自己言行、忘却社会责任,甚至丧失道德感的豌象。同时,有些学生因沉迷于网络而忽略真实世界,逃避现实,不愿与人交往,对他人缺乏信任,对集体漠不关心。一份对在校大学生上网的调查报告表明:痴迷于网络的学生往往容易变得冷漠、无情和自私,既不关心集体,也不关心他人。
(三)网络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网络文化旱现出的形式是复合的,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精神活动都可在互联网上聚合、交流、尽情发挥,共同推动网络文化创造性地发展、互联网上个体的每一个代号、每一次交流都是个体本身所创造的一件作品,都充分地反映了个体的个性特征,这就是网络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因此,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体现差异性,富于针对性,增强灵活性。
二、网络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一)、网络对大学生成长的正面影响
网络可以开阔大学生视野,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未知领域,掌握大量的需求信息和网络资源,促进学业的发展。此外,由于互联网信息量大、交流速度快,不但成为大学生寻求知识的主要手段,而且进一步拓展了大学生教育的空间。如借助网络虚拟空间,开展广泛的对外交流。利用网上BIBS、聊天室等方便快捷的渠道发布信息,在网上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并可在较广泛的范围内与同龄人对话,与社会各方面的成功人士对话。这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