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pdf
内容摘要
二十大指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
地位,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
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基于新兴数字技术兴起的数字金融兼备广覆盖、低门槛、高
效率等优势,可以变革传统金融发展模式,优化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的融资环
境。换句话说,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的具体影响及其中间的作用机制也就更加值
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升我国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本文通过借鉴相关文献,首先,采用熵值法测度了我国283个城市的
区域创新能力水平。其次,运用面板固定效应和空间杜宾模型的方法分别考察了
数字金融在非空间因素下和在空间因素下对区域创新能力水平的静态影响效应。
同时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详细阐释了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能力水平的
动态影响效应。紧接着,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方法探究了数字金融能够通过促进传
统金融发展和扩大居民消费规模两条作用路径进一步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最后,根据本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数字金融和区域创新的发展现
状,进一步提出能够促进数字金融平稳发展和区域创新能力日新月异的相关政策
建议。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通过熵值法测算得到2011-2020年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水平的均值为
0.152。从数值上看我国整体的区域创新能力水平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2015年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水平出现突然下降的原因首先可能与我国发展模式由“量”到
“质”的转变有关;其次可能与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
使之前的“粗放型”创新模式不再适用有关。从总体上看,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水平
呈上升趋势。但是各区域的创新能力发展水平仍然存在差距,主要表现为东部地
区的城市区域创新能力整体发展水平和增速均明显高于且快于中西部地区的城
市区域创新能力水平。
第二,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效应至
少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为正值,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分别至
少在10%和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区域创新能力水平存在正向推动提升作用,其
中数字金融数字化程度对区域创新能力水平同样存在促进作用,但未通过显著性
检验。在静态效应中,本文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对本地的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
有正向促进推动作用,但是对周边地区起抑制效应,即对周边地区的“虹吸效应”
要高于“正向溢出效应”。在动态效应中,发现上一期的区域创新能力水平对当期
区域创新能力水平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显著的正向提升效用,表明创新具
有累积和延续特性。
第三,在中介效应中,本文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
展可以通过促进传统金融发展,进而对区域创新能力水平的提升起正向推动作用;
数字金融还可以通过便利居民消费、扩大居民消费规模进一步促进区域创新能力
的提升。
关键词:数字金融;区域创新;静态效应;动态效应;传导机制
Abstract
Thegroupsaiditwillimprovethesystem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dheretothecorepositionofinnovationintheoverallsituationofChinas
modernizationdrive,takethenationalstrategicneedsastheguidance,andconcentrate
itseffortsonoriginalandpioneering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breakthroughs,and
resolutelywinthekeycoretechnologies.Basedontheriseofemergingdigital
technologies,digitalfinancehasadvantagessuchaswidecoverage,lowthresholdand
higheff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