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诗经》二首.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讲 《诗经》二首;《诗经》概说;一、《诗经》的地域、时代和编集整理;(二)《诗经》的编集
1、采诗说 周代朝廷采诗、献诗以制作礼乐。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 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班固《汉书·食货志》)
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云:“ 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牗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
2、献诗说 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
公卿列士所献之诗,既有自己的创作,也有采集来的作品。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 师箴,瞍赋,矇诵。”(《国语·召公谏弭谤》);3、删诗说 古者《诗》三千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诗经》旧时亦数千篇,孔子删其重复, 三百五篇。 (东汉王充《论衡·正说》)《论语·子罕》:“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删诗说至今有人坚持,但多数学者认为此说不确, 理由如下: 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吴公子季札到鲁国观乐,鲁乐公演奏十五国风,名称顺序与今本《诗经》相同,当时孔子仅8岁。孔子曾骂过“郑声淫”,“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主张“放郑声” 。但现本《诗经》郑、卫民歌依然很多。
;二、《诗经》的体制、功用和流传;2、雅,有正的意思,《雅》即意为正声,是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大雅、小雅的不同,也是根据音乐类型作出的区分。雅共105篇,包括大雅31篇、小雅74篇。;3、颂,本指祭祀仪式上舞蹈的样子,引申则专指宗庙祭祀用的舞曲。《颂》40篇,包括《周颂》31篇,《商颂》5篇,《鲁颂》4篇。;(二)《诗经》的功用
《诗经》是礼乐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实施教化的重要工具。它在周代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广泛应用在祭祀、朝聘、???交、宴会等场合,同时也是贵族教育通行的教本。汉代诗学经学化之后形成的诗教传统和说诗体系,对中国文学传统的形成影响至深。 ;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论语·阳货》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论语·季氏》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三)《诗经》的流传
汉四家诗
齐诗:齐人辕固生(亡于三国)
鲁诗:鲁人申培(亡于西晋)
韩诗:燕人韩婴(亡于北宋)
毛诗:鲁人毛亨、赵人毛苌
;三、《诗经》的思想内容; 大雅·生民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訏,厥声载路。;(二)农事诗
周代已经进入比较发达的农耕社会,《诗经》中的作品不仅在观念和情趣上印上了农业文明的印记,而且收录了不少直接描写农业活动的诗歌,如《豳风·七月》、 《魏风·十亩之间》、 《小雅·甫田》、《周颂·丰年》、《周颂·载芟》《周颂·良耜》、《周颂·噫嘻》等。
; 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三)燕飨诗; 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四)怨刺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