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ppt

发布:2018-12-25约5.12千字共5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方面 思想教育方面 能力培养方面 基础知识方面 思想教育方面 使学生懂得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懂得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领导人民。 能力培养方面 明白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如何进行政党建设;了解一个政党怎样才能与人民紧密相连。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教学难点 本章结构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根本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第一,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第二,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中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第三,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第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第二,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 第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共和国,实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党在工人、农民中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吸收各个阶层的优秀分子。 中央组织部2007年10月8日公布的全国党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6月: 全国党员总数为7336.3万名, 全国现有党的基层组织360.7万个。 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同时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党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也不追求特殊利益。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拥护和选择的结果 中国近现代历史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2.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新时期的实践一再证明: (1)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1.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2.改善党的领导 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性大变动之中,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为更好地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从国内看,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之中,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在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和具体制度上加以改进和完善,才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在现阶段,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也更为紧迫。 要改善党的领导,必须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必须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必须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第二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 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