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探究性问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探究性问题(1)
1.已知梯形ABCD中,AD∥BC,AB=CD,点E、F分别是AB和BC边上的点。
(1)如图1,以EF为对称轴翻折梯形ABCD,使点B与点D重合,且DF⊥BC,若AD=4,BC=8,求梯形ABCD的面积;
(2)如图2,连接EF并延长与DC的延长线交于点G。如果FG=k·EF(k为正数),试猜想BE与CG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结论并证明。
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8),点?B(b,t)在直线x=b上运动,点D、E、F分别为OB、0A、AB的中点,其中b是大于零的常数.(1)判断四边形DEFB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试求四边形DEFB的面积S与b的关系式;(3)设直线x=b与x轴交于点C,问:四边形DEFB能不能是矩形?若能.求出t的值b的代数式表示);若不能,说明理由.
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AC剪开,得到△ABC和△A′′D,如图1将△A′′D的顶点A′与点A重合,并绕点A逆时针旋转A′)、B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2所示.观察图2可知:与BC相等的线段是 ,∠CAC′= °.
问题探究
如图,ABC中,AG⊥BC于,A为直角顶点,分别以AB、AC为边向△ABC外作等腰ABE和等腰ACF,E、F作射线GA的垂线,垂足分别为P、Q. 试探究EP与FQ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拓展
如图,AG⊥BC于,分别以AB、AC为一边向△ABC作矩形ABME和矩形ACNF,线GA交EF于点若ABk AE,AC= k AF,试探E与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如图,Rt△AB ?C ? 是由Rt△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的,连结CC ? 交斜边于点E,CC ? 的延长线交BB ? 于点F.
(1)证明:△ACE∽△FBE;
(2)设∠ABC=,∠CAC ? =,试探索、满足什么关系时,△ACE与△FBE是全等三角形.
中,∠ACB= ,AC=6,BC=8,点D在边AB上运动,DE平分∠CDB交边BC于点E,垂足为M,垂足为N。
当AD=CD时,求证:DE∥AC;
探究:AD为何值时,△BME与△CNE相似?
探究:AD为何值时,四边形MEND与△BDE的面积相等?
7.在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2,2),点C是线段OA上的一个动点(不运动至O,A两点),过点C作CD⊥x轴,垂足为D,以CD为边在右侧作正方形CDEF. 连接AF并延长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B,连接OF,设OD=t.
⑴ 求tan∠FOB的值;
⑵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OAB的面积S;
⑶是否存在点C, 使以B,E,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FE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B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8.已知:把Rt△ABC和Rt△DEF按如图(1)摆放(点C与点E重合),点B、C(E)、F在同一条直线上.∠ACB∠EDF = 90°,∠DF = 45°,AC = 8 cm,BC6 cm,EF9 cm.
△DEF从图(1)的位置出发,以1 cm/s的速度沿CB△ABC匀速移,在△DEF移的同时,点P从△ABC的顶点B出发,以2 cm/s的速度沿BA向点A动△DEF的顶点D移动到AC边上时,△DEF停止移.DE与AC相交于点Q,连接PQ,设动时间为t(s)(0<t<4.5).(1)当t为何值时,点A在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上?
(2)连接PE,设四边形APE的面积为y(cm2),求y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面积y最小?若存在,求出y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P、Q、F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9. (2011湖北襄阳,分)如图9,点P是正方形ABCD边AB上一点(不与点A,B重合),连接PD并将线段PD绕点P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PE,PE交边BC于点F,连接BE,DF.
(1)求证:∠ADP=∠EPB;
(2)求∠CBE的度数;
(3)当的值等于多少时,△PFD∽△BFP?并说明理由.
. (2011辽宁沈阳,12分)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与点B、C重合)。以AD为边作菱形ADEF,使∠DAF=60°,连接CF。
(1)如图1,当点D在BC上时,
①求证:∠ADB=∠AFC;②请直接判断结论∠AFC=∠ACB+∠DAC是否成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