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设计指导书.doc

发布:2017-08-27约1.75万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 》课程设计指导书 朱艳茹 编 适用专业:_ 交通运输 _ 课程编号: 5101210__ __ 设计周数:___ _1周____ __ 学 分: 1学分_ ____ 淮阴工学院交通工程系 2004年9月 一、目的与要求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课程设计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又一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启发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也是知识转化为能力和能力转化为素质的重要阶段。其基本目的是: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训练学生善于综合运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运输企业管理过程和方法。 3.熟悉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服务质量及运输企业效益的主要途径。 4.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如现有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对计划进行评估等。 5.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以下工作: 1.选择参考题目之一。 2.根据计划完成设计任务。 3.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案。 4.编写说明书一份。 二、课程设计内容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设计的参考题目: 课题一 货运生产计划的编制 课题二 运输生产流程优化 课题三 运输质量管理方案设计 课题四 配送方案优化设计 三、课程设计步骤与方法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设计的步骤和方式: 1.设计准备 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条件、内容和步骤;通过阅读有关资料等;复习课程有关内容,熟悉有关运输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步骤和基本要求;准备好设计需要的图书、资料和用具;拟定设计计划等。 2.基础数据的计算 在明确设计任务书的基础上,计算基础数据,为优化方案设计打下基础。 3.方案调整 根据在初步方案相关参数计算的基础上,对初步方案进行调整。 4.计划方案优化、评估 5.整理和编写设计说明书 6.设计总结和答辩 四、课程设计进度表 课程设计进度表见表1。 课程设计进度表 表1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根据课程设计任务完成和课程设计的工作答辩的情况综合评定成绩。其具体评分标准和方法见表2。 六、课题相关知识 课题一 货运生产计划的编制 (一)课程设计基础知识 1.编制运输生产计划及设备运用计划的目的、意义 运输生产活动是运输企业的基本活动。运输生产管理的任务是把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有机体系,按照最经济的方式,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编制运输生产计划及设备运用计划就是从运输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入手,按照企业预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计划,从运输产品的时间、质量、数量和成本等要素出发,为社会提供符合需要和用户满意的运输服务。 2. 节约里程法基本原理 1964年克拉克(Clarke)、怀特(Wright)发表了制定配送计划的节约法-论文,提出了如何从许多条可供选择的路径中,选出最佳配送路径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几何学中三角形一边之长必定小于另外两边之和。见图1。 图1往返发货与巡回发货车辆行走距离 由配送中心P向两个用户A、B送货,P至A、B的最短距离分别为l1和l2, A、B间的最短距离为l3。用户A、B对货物的需求量分别为q1和q2。 若用两辆汽车分别对A、B两个用户所需货物,各自往返送货时,汽车直行总里程为: l=2(l1+l2) 如果改为由一辆汽车向A、B两个用户巡回送货(设q1+q2lt;汽车载重量),则汽车走行里程为: l =l1+l2+l3 后一种送货方案比前一种送货方案节约的汽车走行里程为: △l=[2(l1+l2)]-(l1+l2+l3)=l1+l2-l3 如果从图形上看,它等于三角形的两个邻边之和减去对边的差。 3. 提高车辆运输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 ①组织双程运输和循环运输; ②改善装卸工作组织,努力提高装卸机械化水平; ③坚持开展拖挂运输; ④合理组织双班运输; ⑤积极开展成组运输。 (二)运输生产计划及设备运用计划方法与步骤: 1. 设计准备 (1)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条件、 年 月 日 表3 (3)根据任务编制日运输生产计划。 根据月运输生产计划,编制日运输生产计划。见表2,表3 货物分日运行计划表 年 月 日 表4 单车运行作业计划 年 月 日至 日 编号: 表 5 课题二 运输生产流程优化 (一)课程设计基础知识 1. 运输生产流程优化的目的、意义 运输生产活动是运输企业的基本活动。合理地安排运输各方资源,使之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