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PAGE
浅谈高中历史教师在备课中选取史料的原则
学生姓名:郑春蕾 指导教师:侯洪梅
史料教学已不是一个新的教学方式,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教育专家学者已经开始对这一教学法进行探索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然而,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深入,这一教学法是否还适用?教师在教学中又该本着什么原则去运用?
一、史料教学
(一)史料
史料是了解历史的最可靠的依据,是生成大众所熟知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根本。波兰学者M·汉德尔斯对原始史料有过这样的定义:“固定并保存下来的人类思想、活动、(或者最一般地说)生活的足迹。” 托波尔斯基,《历史学方法论》,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382页梁启超先生也曾这样说过:“史料为史之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
托波尔斯基,《历史学方法论》,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382页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
对于史料,按其性质,我们通常将其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一手史料,又可称为原始史料,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保存并遗留下来的能放映当时当事的历史资料。二手史料一般是指后人对前朝前代情形的描绘、记载以及评论。按史料存在的形式划分,史料又可分为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实物史料也称非文字史料,它主要包括:房屋建筑饰品器物钱币古墓等起居类遗存;绘画刺绣,影像实录等图片类资料,以及回忆传说等口述类史料。文献史料主要指遗留下来的书面的文字性历史资料,例如古籍史书,铭文碑文石刻等。
(二)史料教学
史料教学就是将适当的历史资料引进历史课堂,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拉进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其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历史本源的欲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以及独立自主处理历史问题的目的。最终辅助历史教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教育教学方法。
史料教学首先是由英国提出并付诸实践的。上世纪五十年代英国的历史教学陷入了困境,未解决这一问题英国教育部组织了自上而下的历史课程改革——推行史料教学法。即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注重史料的选取运用,以史料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举已二十年后“新历史科”局面的出现宣告成功。
根据英国改革的成功事例,我们可以得到启示:适时适量地将史料引进历史课堂可以改观时下我国高中历史课堂沉闷的现状。同时,还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二、新课标对史料教学的要求
(一)新课标
新课标是新课程标准的简称。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4月又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新课程标准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它的颁布“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尝试构建新的中学历史课程知识体系;突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方便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杜芳,《新概念历史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如新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杜芳,《新概念历史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高度去严格要求,这只是普及性的基础性的历史教育,甚至可以说是历史常识的推广课程。
开展这样一门课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播历史知识,更在于塑造学生的人文素养。新课程标准对此的具体解释为“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的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所以说,中学历史教育不应太专业化,应更注重人文性和时代性。
(二)新课标对史料教学的要求
最早运用史料教学的国家是英国。由于当时英国的历史教学出现困境,国家为此进行了试探性的课程改革——史料教学。在数十年的改革中,英国历史教学取得显著的成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对此成果也展开了探索研究,只是尚未颁布明确的成文改革措施。但在新的历史课程改革中,史料教学已经被隐约的提及。
首先在“前言”一部分,新课程标准有这样的表述:“通过高中历史的课程学习”,让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民教育出版社.2003,4.。学生如何学会用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