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亚太地区〔.ppt

发布:2017-05-04约4.41千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亚太地区(日本)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知道日本的面积和人口概况。 使学生了解日本海岸线曲折、地形以山地为主、多火山地震、以季风气候为主、自然资源贫乏等自然地理特征。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比较法分析地理事物的特征。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他们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地理现象。 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使他们懂得地震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让他们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重点: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组成;日本的地形特点。 难点:日本的地形特点及成因。 教具:多媒体课件 日本的地理位置 皇室的家徽 3、社交礼仪与禁忌 递交名片 入乡随俗 馈赠礼品 主要禁忌 入乡随俗 递交名片 日本以“礼仪之邦”著称,讲究礼节是日本人的习俗。平时人们见面总要互施鞠躬礼,并说“您好”,“再见”,“请多关照”等。日本人初次见面对互换名片极为重视。初次相会不带名片,不仅失礼而且对方会认为你不好交往。互赠名片时,要先行鞠躬礼,并双手递接名片。接到对方名片后,要认真看阅,看清对方身份、职务、公司,用点头动作表示已清楚对方的身份。日本人认为名片是一个人的代表,对待名片就像对待他们本人一样。如果接过名片后,不加看阅就随手放入口袋,便被视为失礼。如果你是去参加一个商业谈判,你就必须向房间里的每一个人递送名片,并接受他们的名片,不能遗漏任何一个人,尽管这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但这是表示相互友好和尊敬的一种方式。 馈赠礼品 日本人无论是访亲问友或是出席宴会都要带去礼品,日本人对礼品讲究包装,礼品要包上好几层,再系上一条漂亮的缎带或纸绳。日本人认为,绳结之处有人的灵魂,标志着送礼人的诚意。接受礼品的人一般都要回赠礼品。日本人不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品,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因礼品的不适而使客人感到窘迫。自己用不上的礼品可以转赠给别人,日本人对此并不介意。 主要禁忌 日本人不喜欢紫色,认为这是悲伤的色调;最忌讳绿色,认为是不祥之色。他们忌9、4等数字;他们还忌讳三人一起合影,认为中间的人被左右两人夹着,是不幸的预兆。日本人讨厌金银色的猫,认为看到这种猫的人要倒霉;他们也不喜欢狐狸。在日本,访问别人家庭时,窥视厨房是不礼貌的行为。 忌讳荷花 结婚时忌送易破碎物品 4、饮食特色 日本的主菜是鱼。“生鱼片”是日本独有的美味,生食也是非常健康的食用方式,比烹煮方式更能减少鱼肉中营养物质的流失。日本人烹煮鱼类的方法多为低温煮熟、清蒸等。 日本的传统饭菜有生鱼片、寿司、鸡素烧 日本茶最大众化的是绿茶 禁忌—很少吃动物的“下水” 三、旅游业 旅游城市与著名景点---京都、奈良和长崎 著名的国立、国定公园 政治 日本为君主立宪国,宪法订明“主权在民”,而天皇则为“日本国及人民团结的象征”。如同世界上多数君主立宪制度,天皇于日本只有元首名义,并无政治实权,但备受民众敬重。 日本政治体制三权分立:立法权归两院制国会;司法权归裁判所,即法院;行政权归内阁、地方公共团体及中央省厅。  宪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为国会,众议院480席,参议院242席。选民为20岁以上的国民。 日本人的封建社会中,本来只有王者、贵族才有姓氏,一般普罗老百姓是有名无姓的。可是在明治维新时代,为了编纂户口名册,以便征兵、征税,便下令要全国人民摘取自己的姓氏,以方便入册。   可是这些大部分目不识丁的庶民,根本无从选起,也无族谱可寻,所以便从每个人自己的居住地点、职业或名胜古迹、地方特点,凑掇成自己的名字。例如住在水井旁的便有“井下”、“井上”;在山脚的叫“山下”、“山口”;靠着桥头的叫“桥本”,家在稻田中的便成为“田中”,养狗的成了“犬养”等等。 二、人文习俗 1、国花、国鸟 2、民间节日与文体活动 (1)节日 日本一年有14个国定节日,节日当天放假。 元旦、成人节、儿童节、海洋日、敬老节 劳动感谢节 (2)民间节庆 1、元旦 2、桃花节幻灯片 33 幻灯片 34 3、端午节(农历5月5日),男孩子的节日 4、七夕(农历7月7日)31 32 5、盂兰盆节 6、赏月(农历8月15日) 7、七.五.三节(11月15日) 8、圣诞节 中国也有七夕,是不是一样的呢 写纸笺许愿 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在日本都可以找到翻版,七夕也不例外。 日本的七夕传说源于中国,但又有所不同。在中国的传说中,下凡的织女私自与牛郎成亲。王母娘娘发现后,把织女抓回仙界,又在前来追赶的牛郎面前用发簪划出银河,只许他们一年一度鹊桥相会。而在日本的传说中,牛郎和织女在天帝撮合下结为夫妻,但婚后牛郎不再勤于放牛,织女懒于纺织,两人才被天帝分开。为了争取一年一次的相见机会,牛郎和织女从此努力工作。 樱花祭——3月15日   阳春三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