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13T 830-2006 紫薇苗木生产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4-07约8.01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B61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830—2006

紫薇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2006-11-20发布2006-11-20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13/T830—2006

前言

本标准中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林木种苗管理站、河北威县苗圃场。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俊明、何文林、王印肖、刘玉艳、李金忠、郑键。

1

DB13/T830—2006

紫薇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紫薇苗木繁殖、苗木管理和苗木出圃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紫薇的露地苗木生产,不适用于紫薇的设施苗木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001—1985育苗技术规程GB/T10016—1988林木种子贮藏

GB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苗木繁殖

3.1播种繁殖

3.1.1种子采集、贮藏

在10月~11月份蒴果成熟时,选优良母树进行采种,采下的蒴果晾晒数日至开裂,去皮、晾干后干藏。贮藏条件按GB/T10016—1988的规定执行。

3.1.2种子处理3.1.2.1消毒

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h,捞出密封30min,用清水冲洗后阴干。3.1.2.2浸种

播前用40℃~45℃温水浸种,边倒水边搅动,使种子受热均匀,让其自然冷却,浸泡24h后捞出。3.1.2.3催芽

将浸种后的种子混入其体积2~3倍的湿沙,置于背风向阳处催芽;或将吸水膨胀的种子放在15℃~25℃的环境中,覆以湿布保持种子湿润,以后每天用40℃温水冲洗1~2次,待种子有1/3裂嘴时即可播种。

3.1.3圃地选择

育苗圃地宜选在肥沃、湿润、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或沙壤土地段。3.1.4整地

育苗前必须细致整地,包括翻地、耙地、平整、镇压。翻地深度:秋季25cm以上,春季20cm以上。随翻随耙,及时平整、镇压。结合翻地,每667m2圃地施入腐熟的有机肥4000kg~5000kg,使肥、土充分混合。

3.1.5播种

播种时间以3月下旬~4月间为宜。采用床作条播,行距20cm~30cm,播幅3cm,开沟深1cm~2cm,覆土厚0.5cm~1.0cm。播种量5g/m2。覆土后用0.2g/m2扑草净封闭土壤,再盖草或覆膜。3.2扦插繁殖

3.2.1硬枝扦插

3.2.1.1苗床准备

宜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背风向阳的沙壤或壤土地块。用0.5%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土壤表面消

2

DB13/T830—2006

毒,并用塑料薄膜覆盖1d~2d,深翻30cm,翻地时将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g/m2)均匀掺于土壤中,耙细整平,做成1.0m~1.2m宽的高床。床外缘排水沟深15cm~20cm。

3.2.1.2采条与制穗

在休眠期,选用健壮、充分木质化、无病虫害的1年生枝条,弃掉不充实的稍端,在背阴处截制插穗。插穗长度10cm~15cm,下切口剪成斜口,上切口剪成平口,上下切口应平滑。

3.2.1.3插穗贮藏

秋季制穗春季扦插时,插穗需进行冬季贮藏。方法是: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背阴处挖沟,沟宽1m,深60cm~80cm。先在沟底铺一层5cm的湿沙,将插穗每50根一捆,分层放于沟中,每层插穗中间用5cm厚湿沙层隔开。当插穗放置到距地面20cm时,用湿沙填平,覆土成屋脊状,中间插一草把以利通气。

3.2.1.4插穗促根处理

用50mg/kgABT1生根粉液处理12h~24h;或用50mg/kg萘乙酸液处理15h~20h;或用清水浸泡2d~3d,每天换水1次。

3.2.1.5扦插

于3月~4月间芽未萌动前扦插。株距10cm,行距15cm。扦插深度以插穗长度的2/3为宜。插完后撒1cm厚的细土。

3.2.2嫩枝扦插

3.2.2.1插床准备

可选用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