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资料--公差与配合的选择.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部分:尺寸公差 二、基本术语及定义图解 1。标准公差等级代号 标准公差代号用符号IT和数字组成,例如:IT7。当其与基本偏差的字母一起组成公差带时,省略IT字母,如h7。 标准公差等级分IT01、IT0、IT1至IT18共20级。(IT表示标准公差)其中IT01最高,IT18最低。2。偏差代号 基本偏差代号,对孔用大写字母A,……,ZC表示;对轴用小写字母a,……,zc表示,各28个。其中,基本偏差H代表基准孔;h代表基准轴。为避免混淆不用I、L、O、Q、W(i、l、o、q、w)等5个字母,另外加上用两个字母CD、EF、FG、JS、ZA、ZB、ZC(cd、ef、fg、za、zb、zc)表示的7个代号。3. 公差带的表示 公差带用基本偏差的字母和公差等级数字表示。例如:H7-孔公差带,h7-轴公差带。4。注公差尺寸的表示 注公差的尺寸用基本尺寸后跟要求的公差带或(和)对应的偏差值表示。例如:32H7、 100g6、 80js13、80±0.23、 80js13(±0.23)。5.配合的表示 配合用相同的基本尺寸,后跟孔轴的公差带表示.孔、轴公差带分别用分数表示,分母为孔公差带,分子为轴公差带。例如:52H7/g6或52 基本偏差系列示意图 四.一般、常用、优先的轴公差带 一般、常用、优先的孔公差带 基孔制优先、常用配合 基轴制优先、常用配合 五.基本尺寸大于500mm的配制配合 基本尺寸大于500mm的零件除采用互换性生产外,根据其制造特点采用配制配合.配制配合是以 一个零件的实际尺寸为基数.来配制另一个零件的一种工艺措施.一般用于公差等级较高,单件小批 生产的配合零件.对配制配合的一般要求: a)先按互换性生产选取配合.配制的结果应满足此配合公差. b)一般选择较难加工,但能得到较高测量精度的那个零件(在多数情况下是孔)作为先加工件,给它一个比较容易达到的公差或按“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加工。 C)配制件(多数情况下是轴)的公差可按所定的配合公差来选取.所以,配制件的公差比采用互换性生产时单个零件的公差要宽. 配制件的偏差和极限尺寸以先加工件的实际尺寸为基数来确定. d)配制配合是关于尺寸极限方面的技术规定,不涉及其他技术要求.如零件的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米等,不因采用配制配合而降低。 e)测量对保证配合性质有很大关系,要注意温度、形状和位置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用代号MF(Matched Fit)表示配制配合,借用基准孔的代号H或基准轴的代号h,表示先加工件。在装配图和零件的相应部位均就标出。装配图上还要标明按互换性生产时的配合要求。 例如:基本尺寸为φ3000mm的孔和轴,要求配合的最大间隙为0.45,最小间隙为0.14mm,按互换性生产可选用Φ3000H6/f6或Φ3000F6/h6。在装配图上标注为: Φ3000H6/f6MF(先加工件为孔)或Φ3000F6/h6MF(先加工件为轴)。 六、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GB/T1804 七、标准公差等级的应用 为了满足零件的使用要求,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和制造的经济性,设计时必须合理控制零件的形位误差,即对零件规定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 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就是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统称为几何要素,简称要素。 1)被测要素:零件图中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要求,即需要检测的要素。 2)基准要素:用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位置的要素,简称基准。 2)框格指引线 标注时指引线可由公差框格的一端引出,并与框格端线垂直,箭头指向被测要素,箭头的方向是公差带宽度方向或直径方向。 2)线位置度公差 a、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以线的理想位置为中心线对称配置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中心线的位置由相对于基准A的理论正确尺寸确定,此位置度公差仅给定一个方向 每根刻线的中心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且由相对于基准A的理论正确尺寸所确定的理想位置对称的诸两平行直线之间 b、公差带是两相对互相垂直的距离为t1和t2且以轴线的理想位置为中心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轴线的理想位置是由相对于三基面体系的理论正确尺寸确定的,此位置度公差相对于基准给定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 各个被测孔的轴线必须分别位于两对互相垂直的距离为公差值0.05和0.2,由相对于C、A、B基准表面(基准平面)理论正确尺寸所确定的理想位置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c、如在公差值前加注∮,则公差带是直径为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公差带的轴线的位置由相对于三基面体系的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8且以相对于C、A、B基准表面(基准平面)的理论正确尺寸所确定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