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梁隧道笔记.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0-1、桥梁工程的分部:基础及下部构造*,上部构造预制及安装*,上部构造现场浇筑*,总体、桥面系和附属工
程,防护工程,引道工程。
0-2、互通立交工程的分部:桥梁工程* (每座),主线路基路面工程* (1-3km),匝道工程 (每条)。
0-3、隧道工程的分部:总体,明洞,洞口工程,洞身开挖,洞身衬砌,防排水,隧道路面,装修,辅助施工措施。
0-4、特大斜拉桥和悬索桥为主体建设项目的单位工程:塔及辅助、过渡墩 (每座),锚碇,上部构造制作与防护
(钢结构),上部构造浇筑,引桥,引道,互通立交工程,交通安全设施。
0-5、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包含的主要内容有: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
0-6、公路隧道养护可分为三个等级。根据养护等级对隧道结构进行检测、分级及技术状况评定,为隧道维修、保
养及隧道安全运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0-7、我国结构工程的标准和规范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综合基础标准;第二层次专业基础标准;第三层次专
业通用标准;第四层次专业专用标准。
0-8、质量等级评定首先进行工程划分,然后按照 “两级制度、逐级评定、按分定质”的原则进行评定。可划分
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对复杂工程还可以设立子分部工程。
0-9、安全评估的思维方式依据的理论统称为安全评估原理。常用的安全评估原理有:相关性原理、类推原理、
惯性原理和量变到质变原理。
0-1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分为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III 级 (高
度风险)及以上时,将其中高风险的施工作业活动 (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进行风险普查,并针对其中的
重大风险进行量化估测,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
1-1、石料按地质形成条件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桥隧工程石料制品有片石、块石和粗料石。
1-2、工程使用的石料主要用于砌体工程。主要有物理、几何尺寸要求和力学性能要求。
1-3、一月份平均气温低于-10℃的地区,所用石料及砼材料须通过冻融试验,抗冻性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抗冻
性指标系指材料在含水饱和状态下经过-15℃的冻结与融化的循环次数。大、中桥为50 次,小桥及涵洞为25 次。
试验后强度不低于试验前的0.75倍。
1-4、用于浸水或气候潮湿地区的受力结构的石材软化系数不应低于0.8.。
1-5、桥梁工程中的石料强度等级对应的是边长为70*70*70mm±2mm 的立方体试件,6个。平面度公差应小于
0.05mm,垂直度不应超过0.25度。加荷速率0.5-1.0MPa/S
1-6、试验承压板为洛氏硬度不低于HRC58 的圆盘钢板,承压板的直径不小于试件的直径,也不宜大于试件直径
的2倍。否则应加辅助承压板。
1-7、试件的强制饱和方法:用煮沸法饱和、用真空抽气法饱和
1-8、石料单轴抗压强度的评定:每个试件的平均值;有显著层理的,分别报告垂直与平行层理方向的强度平均
值。
1-9、石料软化系数的评定:精确到0.01MPa;3个平行测定,取平均值;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应超过平均值的
20%,否则取第4 个试件,并在4个试件中取最接近的3个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同时列出4 个值。
1-10、石料的抗冻性用质量损失率和冻融系数表示。评价石料抗冻性好坏有三个指标:强度变化、质量损失、外
观变化。质量损失不大于2%,强度不低于0.75 (冻融系数大于75%),无明显损伤 (裂缝、脱层或边角损坏)为
抗冻性好的石料。
1-11、砂浆中砂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5mm,当用于砌筑块石、粗石料时,不宜超过2.5mm。拌和时间宜为3-5min,
用于石砌体时其稠度宜为50-70mm,宜在3-4h 内使用完毕,气温超过30℃时,宜在2-3h 内使用完毕。
1-12、当砼中采用碱活性集料时,宜选用含碱量不大于0.6%的低碱水泥。
砂分为I 类 II 类 III 类,I 类用大于C60 II 类用于C30-C60 III 类用于小于C30。中砂细度模数为2.3-3.0.对高
性能、高强度、泵送砼宜选用2.6-2.9 的中砂。
1-13、捣棒直径 16mm,长60mm,并具有半球形的钢质圆棒。砼强度等级大于C60 时,试验机上下压板之间各
垫一钢垫板,平面尺寸不应小于试件的承压面,厚度至少25mm。
1
1-14、对于坍落度小于25mm 的砼,用直径25mm 的插入式振捣棒成型;25-70mm 的用振动台,大于70mm 的用
振捣棒人工捣实。用振动台成型,试模一次装模,人工插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