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社会道德规范.doc

发布:2017-05-12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社会道德规范 教学目标: 了解社会公德的含义与主要内容,了解当前我国社会公德的状况,积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践行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社会公德的含义,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 当前我国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教学内容: 复习第一节的内容:公共生活的含义及特点,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法律、道德。 (新课内容) 一、社会公德的含义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 ①继承性。②基础性。③广泛性。④简明性。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三、当前我国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 1、公德建设总体上取得了很大成效 比如,我国的优良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改革开放为公德建设注入了新活力;当代各种形式的公德实践活动在蓬勃开展;等等。 2、公德缺失现象普遍 学生举例。教师配合图片补充举例(网络道德缺失、公车让座、环境卫生等问题)。课堂讨论。 四、当前我国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一)原因 1、传统文化弊端的影响:重私德轻公德 2、市场经济诱发人的失控性逐利行为 3、缺乏社会道德奖惩机制 4、社会道德教育层次偏离,理想化倾向突出 (二)对策 1、重建道德激励机制 2、加强道德立法,控制道德失范行为 3、健全公德教育机制 4、完善公共生活设施 本课小结。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