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主机数据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推进动力装置3000kW船舶二三管轮
第01章 柴油机的基本知识
15.按我国有关规定低速柴油机的转速的范围为n≤300r/min
16.低速柴油机的活塞平均速度V m一般为V m <6m/s
17.中速柴油机的转速n与活塞平均速度V m一般的范围
是300<n≤1000r/min,V m=6~9m/s
18高速柴油机的转速n与活塞平均速度V m一般的范围
是n>1000r/min,V m>9m/s
20.V形柴油机的气缸中心夹角通常有90°,60°,45°
21.V形船用中速柴油机的气缸中心线夹角通常有45°~90°大
29.通常,超长行程柴油机的行程缸径比S/D一般是大于3.0
42.柴油机压缩后的温度至少应达到600~700℃
45.在下列压缩比的表达式中,错误的是?=Vc/Va
46.下述关于压缩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压缩比?=Vs/Vc
49.二冲程柴油机有效压缩比??e的正确表达式为??e=?Vc+(1-?s)V s?/Vc
71.柴油机气缸内燃烧的最高温度一般在1400~1800℃
73.四冲程柴油机换气总曲轴转角角度一般有450°~500°
74.四冲程柴油机的压缩与膨胀行程所占曲轴转角分别为均小于180°
75.四冲程柴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其凸轮轴转速与曲轴转速之间的关系为1:2
86.目前柴油机的压缩比ε一般处在ε=12~22
93.MAK 8 M 453C型船用柴油机的进气提前角是58°,进气滞后角是45°,
则其进气过程的角度是283°
94.若四冲程柴油机的进气阀提前角为?1,关闭滞后角为?2,
则进气凸轮的作用角??c为??c =(?1+180?+?2)/2
100.增压四冲程柴油机的进气阀开启提前角?1=40°,
进气阀关闭滞后角?2=32°,进气阀凸轮作用角应等于??c=126°
111.四冲程非增压机气阀重叠角通常为25°~50°
112.四冲程增压机气阀重叠角一般为80°~130°
130.二冲程柴油机的压缩行程所占曲轴转角是大于90°,小于180°
134.二冲程柴油机换气过程所占曲轴转角一般为130°~150°
140.如转速、气缸直径和行程相等时,
二冲程柴油机与四冲程柴油机输出功率之比为1.6~1.7
160.按增压压力的高低,中增压的增压力为(绝对压力)0.15~0.25 MPa
161.按增压压力的高低,高增压的增压力为(绝对压力)0.25~0.35 MPa
第02章 柴油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
268.在正常情况下,活塞环的磨损率应不大于0.3~0.5 mm/kh
366.柴油机铸铁气缸套的正常磨损率一般应不大于0.1 mm/kh
367.柴油机镀铬气缸套的正常磨损率一般应不大于0.01~0.03 mm/kh
373.气缸体与气缸套液压试验时,其试验水压应为0.7 MPa
396.四冲程中速柴油机中,气缸油注油点位置
一般应位于下止点时第一、二道环之间的位置
405.按照我国有关规定气缸盖上的安全阀开启压力应不超过1.40×PZ
533.单缸发火时,曲柄销承受的负荷为主轴颈的200%
第02章 柴油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 第十二节 柴油机固定部件
558.船舶柴油主机的地脚螺栓中必须装设一部分紧配螺栓,
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15% ),且任何情况下不应少于( 4个)。
560.按我国规定,柴油机曲轴箱的防爆门自动弹开时,
箱内表压力必须(<0.02 MPa )。
第03章 燃油的喷射与燃烧
600.回油孔式喷油泵当采用转动凸轮法调整供油定时,
指出下述正确的变化规律是Se不变,Xe改变
601.回油孔式喷油泵当采用升降柱塞法调整供油定时,
指出下述正确的变化规律是Se不变,Xe改变
602.回油孔式喷油泵当采用升降套筒法调整供油定时,
指出下述正确的变化规律是Se不变,Xe改变
608.二冲程柴油机的燃油凸轮向凸轮轴倒车方向转动α,
则供油提前角由β变为β-α
610.回油孔喷油泵当采用转动凸轮法调节供油定时时,
指出下述正确的变化规律是Se不变,供油规律改变
611.回油孔喷油泵当采用升降柱塞法调节供油定时时,
下述正确的变化是Se不变,供油规律改变
612.回油孔喷油泵当采用升降套筒法调节供油定时时,
下述正确的变化是Se不变,供油规律变化
616.四冲程柴油机将燃油凸轮向凸轮轴正车方向转动α,
则喷油泵的供油提前角由β变化为β+2α
635.通常,回油孔式喷油泵停车位置的检查与调节就是应保证当油门手柄在停车位置时,各缸喷油泵齿条的指示刻度值符合0~2格的要求。
691.为了保证喷油器针阀与针阀座可靠的密封性,要求针阀密封环带的宽度与位置是宽度在0.3~0.5 mm且位于针阀锥面上边缘
第04章 柴油机的换气与增压
764.常见的阀面锥角α30°和45°
767.气阀阀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