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船舶电力负荷计算方法.doc

发布:2017-11-05约3.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部分 船舶电力负荷计算方法(三类负荷法)介绍 0.前言 目前,船舶电力负载计算方法较多,各种方法略有不同;即使是同一方法在不同用途的船舶上使用也有些差别。尽管方法千差万别,但其基本构思是一样的,即计算船舶各工况下用电设备所需的功率。目前常用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三类负载法;日夜负载法;概率分析计算法;算式计算法;以某项特重负载为基数的计算方法等。 上述方法中,目前应用较多的是需要系数法和三类负载法。如果需要系数、负载系数或同时系数等选取恰当,能够得到较准确的计算结果。 0.1 计算工况 在进行电力负载计算时,通常要考虑船舶运行工况,虽然不同类型、用途的船舶其运行工况略有不同,但都有相应的运行工况,大致可以分为: 1.航行——满载全速航行状态。 2.进出港——港内低速航行或机动状态。 3.压载——进出港压载航行状态。 4.靠离码头——一般考虑起锚和系缆状态。有时该工况与进出港工况合并为进出港工况。 5.停泊——停泊码头或系船无客、无货状态。 6.装卸货——货船、液货船(油船、液化气船和化学品船)或集装箱船等装货、卸货状态。 7.作业——调查船的海上作业、工程船舶的水上作业等。 8.应急——般考虑船舶失火状态。 有时,为了较准确地计算电力负载,根据航区及使用目的又有热带航行和寒带航行、装货和不装货(特别是装有冷藏货物时很重要)、载客和不载客之分;并且还有季节和时间的不同,例如冬天和夏天、白天和黑夜、早晨和傍晚等。 0.2 用电设备的分类 在对用电设备进行分类时,通常是按系统进行分类,一般的分类为: 1.动力装置用辅机———为主机和主锅炉等服务的辅机,如滑油泵、海水冷却泵、淡水冷却泵和鼓风机等。 2.甲板机械——包括锚机、绞盘、舵机、起货机和舷梯、起艇机等。 3.舱室辅帆——包括生活用水泵、消防泵、舱底泵以及为辅锅炉眼务的辅机等。 4.机修机械——包括车床、钻床、电焊机和盘车机等。 5.冷藏通风——包括空调装置、伙食冷库等用辅机和通风机等。 6.厨房设备——包括电灶、电烤炉等厨房机械用辅机和电茶炉等。 7.照明设备——包括机舱照明、住舱照明、甲板照明等照明设备和航行灯、信号灯以及电风扇等。 8.弱电设备——包括无线电通信、导航和船内通信设备等。 9.自动化设备及其他——例如,自动化装置、蓄电池充电设备、冷藏集装箱和首部侧推装置等以及特种船舶的专用设备等。 上述用电设备的分类,随船舶的种类、吨位和主机型式等不同而有很大差别,在进行电力负载计算时,在直观、明了的前提下,可以增减或合并。 如果电气设备具有较充分的数据时,可以采用三类负载法进行全船电力负载计算。由于数据充分,能较准确地求得各用电设备的负载系数,亦可以较准确地确定同时系数,因此,三类负载法可以求得较精确的计算结果。 一、负载分类 计算电力负载时,可根据使用情况,将负载作如下分类: 第Ⅰ类负载——连续使用的负载。 第Ⅱ类负载——短时或重复短时使用的负载。 第Ⅲ类负载——偶然短时使用的负载,以及按操作规程规定可以在电站尖峰负载时间外使用的负载。 三类负载的分法,与船舶运行工况有关,如在航行工况下使用若干小时停止使用若干小时的负载( 如燃油离心分油机等)作为第Ⅱ类负载;而在靠离码头时,虽然起锚机工作时间较短( 仅有30min 左右),但在该工况下,一般都作为第Ⅰ类负载。现将万吨级柴油机船电气设备的负载分类列表如下,以供参考。 万吨级柴油机船电气设备负载分类 第Ⅰ类负载 第Ⅱ类负载 第Ⅲ类负载 舵机 消防泵 燃油离心分油机 主空气压缩机 主机盘车机 起货机 货油泵 轻柴油离心分油机 油灶鼓风机 机舱起吊机 起锚枫 冷藏货舱压缩机 滑油离心分油机 空调压缩机 车床 绞盘 冷却泵 燃料油驳运泵 空调淡水泵 砂轮 主机淡水泵 盐水接力泵 轻柴油输送泵 空调送风机 钻床 主机海水泵 货舱通风机 滑油输送泵 伙食冷库压缩机 电焊机 主机滑油泵 机舱通风机 舱底泵 电动锅炉给水泵 救生艇吊艇机 主机喷油嘴冷却泵 CO2室抽风机 压载泵 电动锅炉循环泵 舷梯起吊机 排气涡轮滑油泵 冷藏机舱送风、抽风机 日用淡水泵 充电机组 探照灯 主机燃料油循环泵 厨房送风、抽风机 卫生水泵 无线电 涡轮发电机凝水泵 浴室,厕所抽风机 饮水泵 雷达 锅炉燃油泵 照明设备 热水循环泵 蒸发器凝水泵 助航、通信用变流机 锅炉鼓风机 消防总用泵 蒸发器给水泵 二、负载系数的确定 电气设备负载系数:用某一期间内的负载平均需要功率与同—期间内的负载最大需要功率的比值。 三、同时系数的确定 1.第Ⅰ类负载——有时考虑到各辅机和用电设备最大负载的不同时性,可取其同时系数为0.8—0.9。 2.第Ⅱ类负载——可按该负载的平均工作时间和工作周期之比来估算。同时系数一般取0.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