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土石方、挡土墙及截洪沟专业施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发布:2017-10-31约1.83万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住宅小区土石方、挡土墙及截洪沟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依据: 土石方、挡土墙及截洪沟工程设计图纸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岩土工程勘测报告》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编制原则施工总体布置体现统筹规划、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减少干扰和避免环境污染的原则。 施工环境保护工作,必须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的方针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 遵循《合同文件》的原则,严格按招标文件中的工期、质量、安全目标等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使建设单位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保障。 遵循《施工设计图纸》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设计文件资料,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遵循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优化施工方案,认真执行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 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根据工程特点,从实际出发,科学组织,均衡施工,达到快速、有序、优质、高效。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安全施工,服从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的监督、监理,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章程序办事。 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四新”成果,充分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保障作用。 遵循专业化队伍施工和综合管理的原则,在组织施工时,以专业队伍为基本型式,配备充足的施工机械设备,同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施工资源,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确保质量标准体系在本项目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 立面 A区 B区 C区 D区 A区 B区 错台坡度按1:1施工 C区 D区 4)、回填时不得使用淤泥、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殖物质的土。 5)、液限大于50、塑限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填方土。需要应用时,必须采取添加生石灰的技术措施,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2.2挡土墙工程 (1)施工顺序 ①、开挖沟槽 ②、设立打样板 ③、挂线定高、定位 ④、砌面层,采用两横一丁的砌筑方法 ⑤、填腹石 ⑥、作后背反滤层 ⑦、勾缝 ⑧、压顶 (2)、施工技术要点及要求 ①、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放出挡土墙底面外边线,立好尺杆挂线施工。 ②、砌筑挡土墙时,大块的石料应砌筑于下层,并向上逐渐选用较小石料。 ③、砌体外露面应选择较整齐面,按不同类别加工为锒面石。 ④、砌石灰缝应符合各类砌石挡土墙灰缝的要求。 ⑤、砌石层面应尽可能与作用力的方向成垂直,砌层的垂直线和作用力的方向所成的角度一般不超过15°~17°。为使施工便利,拱座以下的坡台砌石层,可不考虑与由拱顶到支座中心的压力曲线成垂直而可水平砌筑,为使倾斜的拱石面逐渐变成水平层次的挡土墙,可采用五角石调整。 ⑥、基底为整体岩层时,须先将岩层面冲洗干净后铺上座灰再砌石块。基础加宽部分如为阶梯时,每一阶梯至少应砌两层石料,每级阶梯上层石料灰缝与其下沟砌体灰缝互相错开。 ⑦、砌体相邻工作段之间的高度差和砌体临时间断处,应留出阶梯形接茬。其高度差不宜超过1.2m,阶梯高度应与砌筑行列高度相适应。 ⑧、砌体竖缝应错开,错缝距离应符合各类浆砌石工的要求。 ⑨、石块安放在砂浆上后不宜再撬动,以免损失粘结力。 ⑩、底层灰铺浆时,其高低,形状应与石块底面形状相适应,防止砌缝砂浆不满、不实。 (3)、质量要求 ①、为防止雨水渗漏和透风,并增加建筑的美观,挡土墙表面应进行勾缝,勾缝砂浆的标号不应低于砌体砂浆的标号。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执行。 ②、不可在砌体上抛掷成凿打石块。已砌好而砂浆尚未凝固的砌体,不可使用其承受荷载。 ③、新砌挡土墙告一段,或在收工后,须用浸湿的草帘,麻袋等覆盖物将砌体盖好。一般气温条件下,在砌完后10~12h以内,炎热天气在砌完后2~3h以内须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14天。 ④、新砌挡土墙的砂浆,在硬化期间不应使其受雨水冲刷或水流淹浸。 ⑤、在养护期间,除采用抗冻砂浆外,一般砂浆在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前,不可使其受冻。 ⑥、挡土墙墙底应随整平后之室外永久地坪下不小于1.7m,以保证置于冰冻线以下,且沿永久地坪的顶面起伏。每步步高0.5m—1m,每步步宽大于2H。 ⑦、变形缝:沿墙长均匀设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