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ZOLL-M-series除颤监护仪操作培训.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除颤导电膏 在每个除颤板的电极表面上使用适量的导电凝胶(建议C字型涂抹),然后将两个除颤板的电极表面放在一起摩擦,使导电凝胶分布均匀。 注意:超声耦合剂不能代替导电膏,并且耦合剂会阻隔电流传递,影响除颤效果! 除颤导电膏 导电膏用完了,或者没有导电膏,怎么办? 盐水纱布,建议4-8层,大小与除颤电极板接近,浸润但是不滴水 主要功能 手动除颤 自动除颤AED 同步电复律 体外无创起搏 监护功能 除颤功能 自动分析 自动分析的条件: 如果心率>150次/分,或室颤波幅>100μV,除颤器就会自动充电,提示放电。 操作方法 连上多功能电极片 心电导联选择为PADS。 除颤功能 自动分析 自动分析 灯亮提示除颤时,可以按键电击 能量选择 同步电复律 适应症 没有禁忌症 主要应用于房颤转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成人心率>150次/分、儿童心率>200次/分)等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 操作方法 旋到除颤档,按下同步按钮 使用3导心电或多功能电极片监测心电 能量选择,充电,持续按着放电按钮, 直到识别到下一个R波时才放电。 同步电复律-SYNC 一、选择到除颤模式,连接ECG或者多功能电极片到患者胸壁,屏幕上出现ECG信号 二、点击屏幕下方的同步开关按钮,开启同步功能 三、同步功能开启后,每个ECG波形的R波被标记 同步电复律-SYNC 四、通过能量选择按钮来选择合适的治疗能量 五、充电 六、一直按着放电按钮,直到设备在下一个稳定的R波的降支同步给予放电治疗 或 ZOLL除颤设备的能量选择 ZOLL厂家推荐,成人体外首次除颤能量为120焦耳。 最新国际复苏指南推荐,对房颤,双相波成人首次能量为120-200焦耳,逐步递增,Class II a推荐。 最新国际复苏指南推荐,对房扑和其它室上速,双相波成人首次能量50-100焦耳 最新国际复苏指南推荐,儿童首次除颤能量为2-4焦耳/kg,属于Class IIa推荐,一般首次能量为2焦耳/kg。 影响除颤效果的因素 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是时间敏感性的 除颤每拖延一分钟, 生存机会下降7-10%。 影响除颤效果的因素 除颤板放的位置 两个电极的放置必须使心脏(首要是心室)位于电流的路径中心,使电流能流过整个心脏。 影响除颤效果的因素 经胸阻抗 皮肤的状况 电极的大小 电极与皮肤的接触,需要10-12kg的按压力量 电击次数 电击时通气时相(在呼气末电击最佳,没有PEEP) 影响除颤效果的因素 导电膏的使用 患者皮肤汗液、水分、胸毛或其他异物的清除和清洁 * * * 对每个除颤板使用 10-12kg(22-26.4 磅)的外力,以减小患者的阻抗并达到最佳的治疗结果。 * * * * * * * * 心电监护标配为5导, 可同时显示6个肢体导联和任意一个胸部导联。 M Series 除颤起搏监护仪操作培训 一、产品结构及安装 二、操作使用 M系列除颤起搏监护仪 界面介绍 除颤板 多功能 电缆 充电电池 提手 闪存卡插槽 测血压 插口 测血压 按钮 打印机 显示器 多功能按钮 音量 亮度 事件标记 综合报告 界面介绍 电源插座 心电传输插孔 血氧 插口 多功能电缆 心电 插口 界面介绍 心电导联 心电幅度 报警消音 打印控制 AED 功能 监护档 关机档 除颤档 旋钮指针 起搏档 调节起搏 电流旋钮 调节起搏 频率旋钮 4:1按键 放电 充电 能量选择 界面介绍 参数设定 监护 信息 心电波形 心电 波形 切换 患者 资料 报警 设定 血氧波形 血氧 无创血压 除颤板 指示灯亮后,同时按下黄色按钮电击 打印控制 能量选择 右侧除颤板 右侧锁骨下 胸骨旁 充电控制 左侧除颤板 心尖部,见详细定位 取出多功能电缆时,同时向上推 一、产品结构及安装 二、操作使用 M系列除颤起搏监护仪 主要功能 手动除颤 自动除颤AED 同步电复律 体外无创起搏 监护功能 主要功能 手动除颤 自动除颤AED 同步电复律 体外无创起搏 监护功能 除颤功能 “quick look”功能——快速判断室颤 导联选择到“paddles” 将除颤板放到近似II导联的位置 急救时,快速获取心电 除颤功能 建议除颤的初始心电节律 室颤 无脉搏性室速 除颤功能 当前对除颤的观点 电流是除颤的关键因素,选择能量只是产生电流的手段。 要在正确时间让电流流过心脏(尽早除颤和R波同步) 要有适当的电流流过心脏 要在适当的时间长度让电流流过心脏 除颤功能 当前对除颤的观点 能量是心肌损伤的重要参数 公式:能量=透心肌电流×电压×电击刺激时间 电流是造成心肌损伤的重要原因,其机理是电流的化学效应,电流引起自由基的产生等。 电压也是造成心肌损伤的原因。 放电时间的长短、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