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海淀高三期末语文试题精选.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7.1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
1.(2分)D2.(2分)C3.(2分)B
4.(5分)参考答案:
伴随卫星是一种微小型航天器(1分),在太空中围绕主航天器不同角度地伴随飞行(1分),负责记录主航天器的工作情况(1分),随时对主航天器的表面状态进行监测,实施安全防卫(1分)。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4分;语言表达,1分。
5.(2分)A 6.(3分)D
7.(6分)参考答案:
= 1 \* GB3①在轨补给技术,能持续提供动力补给,可使天宫二号携带更多的生活物资。
= 2 \* GB3②拥有伴随卫星,随时对天宫二号表面状态进行检查,保障航天器安全运行。
= 3 \* GB3③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能使排出的体液循环再生,以维持航天员的生命健康。
评分标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
8.(3分)B9.(3分)C10.(3分)D
11.(4分)参考答案:
于是二年/定公以为司空/乃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由司空为鲁大司寇/设法而不用/无奸民
评分标准:断对两处得1分,断对四处得2分,断对六处得3分,全部断对得4分。
12.(4分)参考答案:
儒者在做王公时,以仁义、礼法修朝施政,使君义达于百姓、通于四海,取得人心归服、天下一家的效果。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13.(4分)答案示例:
孔子制定了让百姓生有所养、死得安葬的制度,可证明荀子所说的“儒者法先王、隆礼义”;孔子做中都宰一年就使西方诸侯国向鲁国学习,证明儒者确为“社稷之臣、国君之宝”;孔子把土地按照性质分类,使各种作物都得到很好的生长,证明了“万物得宜乃君子(儒者)所长”的观点。
评分标准:《孔子家语》中的事例与《儒效》中的观点对应,每句2分,共4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14.(3分)C15.(3分)D
16.(5分)答案示例:
本诗中,作者以酒为旗鼓,把笔当作刀槊和军队(2分),排兵布阵,纵横驰骋,最终扫尽逆虏、取得胜利(2分)。把施于纸上的笔阵、墨阵想象成杀敌复国的军阵,充分体现了陆游的报国之志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之情(1分)。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
17.(6分)①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②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③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4 \* GB3④无丝竹之乱耳
评分标准:写对一句得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四、(本大题共7小题,共30分)
18.(2分)D19.(3分)B 20.(3分)C
21.(5分)参考答案:
风景幽美,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文风浓厚(文教发达),民风淳朴
评分标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2.(4分)答案示例:
同意。第②段详细描写了家乡梨花盛开的情景,让读者深临其境,第= 4 \* GB3④段开始深情回忆闾山风物,两段内容联系紧密(2分);中间插入第③段几位文友讨论退休后住所选择的话题,内容显得庞杂,文脉不够畅通(2分)。
不同意。第③段写作者和几位文友讨论退休后住所的选择,三位文友不约而同选择自己老家,并质疑想住在地坛附近的小魏,说明人们心中都有故土情节(2分);这段内容具有丰富意蕴、深化主旨的作用(2分)。
评分标准:从内容、结构、语言、主旨等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23.(5分)参考答案:
①“泼辣”一词本形容人的性格,这里用来突出大自然蓬勃的生机,更加形象生动。
评分标准:用法(修辞手法、情感色彩等)1分,效果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②上句写红楼隐于碧树之间,色彩明丽,环境清幽(1分);下句中“枕”字形象写出身处清幽环境中的人心凝形释、物我融一的状态(1分)。语言典雅,意境优美(1分)。
评分标准:从用词特色、语言风格、意境特点等角度赏析,共3分。意思对即可。
24.(8分)答案示例,略。
评分标准:分析地方与人物关系,4分;结合作品,4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10分)
一类卷(8—10分),符合题意,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表达流畅,较有文采。
二类卷(5—7分),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较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1—4分), 偏离题意,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
26.(50分)
第①题
类别评分要求评分说明
一类卷
(42—50分)符合题意、主题明确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描写充分、细节典型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以46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
二类卷
(33—41分)符合题意、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描写较充分、细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