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考物理复习 第十章 《 浮力》复习学案.docx

发布:2021-04-19约8.63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0 / 11 第十章 浮力 考点分 布 考查频率 考点内容 命题趋势 1.浮力 ★★★ 1.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本章常考内容是:阿基 2.阿基 ★★★★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米德原理、浮沉条件浮 米德原 3.知道浮沉条件、浮力的应用。 沉条件、浮力计算,浮 理 4.会用弹簧秤法测浮力。 力为必考内容,可能与 3.物体 ★★★★ 压强或机械、功(率)一 的浮沉 起以综合计算题出现, 条件 也可能以选择题出现, 分值约 8 分。 知识点一:浮力的产生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大小:F 浮=G-F 液(F 液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示数),这种方法叫称重法。 3.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液体(气体)。 4.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与向下的压力大于即为浮力。 知识点二: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 的重力。 2. 公 式 :F 浮 =G 排 =ρ 液 gV 排 。 (1)“ 浸入”包括“全部浸入”,此时 V 排=V 物和“部分浸入”,此时 V 排<V 物。 (2)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由公式可知: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V 排 一定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F 浮与液体的密度 ρ 液成正比;当在同一种液体中时,ρ 液是一定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F 浮与排开液体的体积 V 排成正比;当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的液体上,F 浮一定,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V 排和液体的密度 ρ 液成反比。 (4)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知识点三:物体的浮沉条件 1.假设某物体浸没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只受浮力和重力,其浮沉情况: 上 浮 下 沉 悬 浮 漂 浮 沉 底 F 浮>G F 浮<G F 浮=G F 浮=G F 浮+N=G ρ 液>ρ 物 ρ 液<ρ 物 ρ 液=ρ 物 ρ 液>ρ 物 ρ 液<ρ 物 V 排=V 物 V 排=V 物 V 排=V 物 V 排<V 物 V 排=V 物 处于动态(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受非平衡力作用 处于动态(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受非平衡力作用 可以停留在液体任何深度 处;处于静 态,受平衡力作用 是“上浮”过程的最终状态;处于平衡状态 (运动状态不改变),受平 衡力作用 处于静态,受平衡力作用;是“下沉”过程的最终状态 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 F 浮与 G 的大小或比较 ρ 液与 ρ 物的大小。 知识点四:浮沉条件的应用 1.轮船 (1)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2)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 t。由排水量 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 V 排=m/ρ 液;排开液体的重力 G 排=mg;轮船受到的浮力 F 浮=G 总 =mg。 2.潜水艇 构造:艇身装有水舱。 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气球和飞艇: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密度计 (1)原理:利用物体的 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 (2)构造:下面的铅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 (3)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 易错点 1 不能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误认为物体密度、物体体积会影响物体受到的浮力。 典例 1:( 2019? 绵阳模拟) 某金属箔是由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 取 适量这种金属箔制成中空的筒, 放入桌面上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 发现它漂浮在水面上, 然后再将此制成的金属筒揉成紧密的小团放入同一杯水中, 发现它沉入水底, 比较前后两种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沉底时大, 漂浮时比沉入水底时水对杯底的压强 也 大 B. 揉成团后下沉是因为金属箔密度减小, 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C. 漂浮时水对浮筒的浮力和浮筒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水对杯底压强不变 D. 沉入水底时, 金属团各面所受水的压强相同, 沉入前后杯对桌面压强不变 【错解】选 B,揉成团后下沉是因为金属箔密度减小,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析错 】物体的重力, 密度是不会改变的, 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