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的微生物-水媒疾病.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媒病(Waterborne Diseases)
Ch 5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網站之內容皆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使用-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授課老師:王根樹
1
2
水污染的原因
在開發中國家, 80%的疾病與水直接或間接相關
水中污染物包括:
合成有機化合物
無機化合物 礦物質
放射性物質
耗氧性廢棄物
植物營養鹽
沈積物
熱
3
與水相關的個人衛生問題
在你喝下水之前,你認為你喝的水經過了哪些處理?
在你用完水之後,你認為你用過的水又經過了哪些處理?
廢污水處理率︰
美國74%、德國86.5%、瑞典99%、加拿大57%、台灣?
4
何謂高品質的飲用水?
沒有可能影響人類健康的污染物
喝起來無異味
水中溶解性物質濃度低(Ca2+、Cl-、SO42-、Na+..)
水溫約為10oC
儘可能的減少氯化程度
大部分水的硬度來自鈣和鎂,軟水地區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通常較硬水地區為高
過高濃度的金屬物質(如銅)會降低水的口感
水的味道和有毒的化學物質有關?
5
需氧量
水質指標之一
BOD - 生物需氧量
細菌在水中分解污染物所消耗的溶氧量
COD - 化學需氧量
化學反應所消耗的氧
6
Oxygen Sag Curve
7
污水
引起水媒病
導致霍亂、肝炎等疫情
影響水生生物及水生態系統
Flickr meg and rahul
8
無機污染物
金屬
鉛
鎘
石棉
日本汞污染 - 水中生物將汞轉換為甲基汞,造成突變、中樞神經系統受損.
Wiki Gillette, Bill
9
無機污染物
毒性
致癌性
神經系統損害
危害水生生物
減少農產品收獲量
導致金屬物品腐蝕
10
金屬污染案例:
日本的水俁病和痛痛病
20世紀50年代,日本水俁市的一家化工廠將含有汞的廢水排入港灣。水中的汞經食物鏈累積到魚貝類中。當地居民因長期食用含汞的魚貝類而造成慢性汞中毒,此為著名的公害事件 - 水俁病。
大約同一時期發生在日本的痛痛病,則是患者長期食用含鎘廢水污染農田所生產的水稻造成的。痛痛病患者骨骼變脆,全身骨節疼痛難忍,嚴重者最終因劇痛而死亡。
11
台灣西南沿海的烏腳病
日治時期
有零星案例,稱為「自發性脫疽症」。因患者不多、醫療設施落後,未引起注意。
1954
由高聰明與高上榮兩位學者,以「特發性脫疽」之名,發表於台灣醫學會雜誌。
1956
臺南縣安定鄉「復榮村」傳出怪病,全村553人中有490人出現皮膚色素沉著過多及角化現象,比例達九成以上。1958年起媒體開始報導,醫學界開始投入研究;台大醫院及公衛所組團下鄉調查。
(.tw/know/know.html)
12
烏腳病症狀
烏腳病的病症大致可分為麻木、刺痛、轉黑、潰爛等階段;
發病過程為:四肢末梢缺血(血栓閉塞性血管炎或閉塞性動脈硬化),患部皮膚蒼白或呈暗紫色,腳末端麻痺、發冷發紺,腳底會刺痛,症狀嚴重、惡化後造成趾頭變黑、潰瘍,發出惡臭;
並由腳趾開始壞疽,逐漸蔓延,最後需要截肢。
台灣大百科(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6019)
13
烏腳病症狀
除了四肢的壞疽症狀,還會引起各種癌症的罹患率,行政院衛生署在1981-1991年統計發現,烏腳病流行地區之民眾罹患皮膚癌、膀胱癌、腎臟癌、肺癌、肝癌的比例顯著偏高。
台灣大百科(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6019)
14
一個年輕的烏腳病犧牲者...
陳拱北預防醫學基金會
15
1962年,台大烏腳病防治小組在當地為4萬多名住民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之結果顯示,當地烏腳病盛行率0.89%、皮膚癌盛行率1.08%,比一般地區明顯偏高。
1962年陳拱北、吳新英教授在《臺灣醫學會雜誌》發表關於飲用水源與疾病之關係的研究報告指出,烏腳病流行地區飲用深井的居民罹病率最高,首度確定烏腳病的病因,與飲用地下水有關。
水質分析發現,此深井水砷含量高達0.4~0.6 ppm,遠高於合理標準。
烏腳病
台灣大百科(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6019)
16
民國四十八年,陳拱北 教授率團前往烏腳病地區調查...
陳拱北預防醫學基金會
17
有機污染物
三鹵甲烷
廢油
汽油
有機溶劑
多氯聯苯
DDT
18
有機污染物
毒性影響
癌症
神經系統損害
危害水生生物及生態系
Wiki Lamiot
19
漏油事件
全球漏油事件持續增多
釋放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
生態危害
野生生物
水生生物
清理至何種程度才算是“乾淨”?
20
生物性
細菌:大腸桿菌(腹瀉)
病毒:肝炎, 腦膜炎
原生動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