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5年度校本培训《开阔教师的法律视野》专题讲座之一.ppt

发布:2017-03-02约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惩戒与体罚的区别 * * 2005年度校本培训 《开阔教师的法律视野》 专题讲座之一 正确行使教师惩戒权,消除体罚现象 杭州市瓶窑中学 陈慧君 一、问题的提出 1、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惩戒权? 2、教师应如何行使惩戒权? 教育现实中存在的对惩戒权的两种误解: 1、惩戒就是体罚,惩戒学生就是体罚学生; 【案例1】 据《重庆晨报》报道,2004年3月19日上午, 重庆曲周县侯村镇东高固小学教师刘丽娜在给该 小学五年级一班上课时,因课堂上比较混乱,刘 老师教育未果,就开始体罚学生,并强迫她所教 班级的42名学生伸出手来,然后在每个学生的掌 心用削铅笔刀划伤出血。事后刘被重庆警方刑事 拘留,该校校长被撤职。 2、惩戒与现代教育理念相抵触。 【案例2】 最近青岛市某中学学生联合“炒”掉班主任 之事在网上议论得沸沸扬扬,学生“炒”教师, 并非是教师犯了错误,而是这位班主任不让学 生谈恋爱、穿出格的时装。无独有偶,在上海 某中学,按学校要求学生必须穿统一校服参加 升旗仪式,一个女生没按规定穿了超短牛仔裤 和露脐装,班主任让其回家更换,女生以剥夺 上课权利为由,向电视台曝光。 二、惩戒权的定义 1、惩戒:《辞海》中解释为“惩治过去,警戒将来”。 2、惩戒权:教师依据法律法规或学校章程 对违反学生行为规范的学生行 为进行惩戒的权力。 惩戒权的特征: 1、惩戒权是“权力”而非“权利”; 2、惩戒的主体是教师; 3、惩戒的对象是违反学生行为规范的特定行为; 4、惩戒的依据是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 结论: 惩戒权实际上是由教师和学生的特殊 身份决定的一种教育管理权,是教师基于 职业地位而拥有的针对违规违纪学生的教 育权力,惩戒目的是矫正学生的违规行为、 维护教育教学正常秩序,是保证中小学生 健康成长的必要手段。 三、我国教师惩戒权的现状 观念层面的教师惩戒权 法规层面的教师惩戒权 实践层面的教师惩戒权 观念层面的教师惩戒权 传统文化价 值取向和法 律规定 观念上至高 无上的教师 象征性权威 政治运动 和重商主 义的冲击 现实中教师 象征性权威 极其脆弱 教师难以 适应无所 适从 【案例3】 1997年12月8日下午,河北省昌黎 县安山镇初中二年级学生万某因上课纪律 问题被英语老师叫到办公室批评教育。这 时物理实验室教师赵某走进办公室,发现 万某对自己嬉笑了一下,一气之下就上来 踹了万一脚。万骂了一句,赵更恼怒,将 万拽至空无一人的教导处殴打,致万轻微 伤,住院治疗13天。公安机关依法将赵行 政拘留15天。 法规层面的教师惩戒权 1、立法不足 对惩戒权的规定模棱两可 对禁止体罚的规定轻描淡写 2、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 实践层面的教师惩戒权 1、体罚现象屡禁不止,有关侵权事件不断发生 2、教师惩戒行为的随意性大,在决定采用何种 惩戒形式时无固定的标准,缺乏科学性。 3、学生的各种权益在惩戒过程中得不到尊重和 爱护,常受到教师有意无意地侵害。 4、教师行使其惩戒权时,并未将惩戒的教育性 放在第一位,而多是以罚代教、以罚了事。 四、正确行使教师惩戒权 规范教师惩戒权的行使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行使惩戒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规范教师惩戒权的行使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1、惩戒与体罚 2、惩戒权与受教育权 3、惩戒教育与尊重教育 行使惩戒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惩戒原则 依法惩戒原则 适度原则 尊重人权原则 个别差异原则 适时原则 程序保证原则 2、惩戒方式 【案例5】 1999年10月,2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教师 和200多名学生,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 一个工作机构组织的一次国际中小学教育联欢活动 。其中有一项活动是评选最受欢迎的教育方式。主 持人设计了一个问题,要求所有教师都作简单回答。 这个问题是:“大杰克和小杰克是孪生兄弟,正在学 校读书。家长给他们配了一辆轻型汽车作为上学的 交通工具。这兄弟俩由于晚上贪玩,好睡懒觉,经 常迟到。有一天上午考试,尽管教师事先警告他们 不许迟到,但他们因在路上玩耍,还是迟到了30分 钟。教师查问原因,他们谎称汽车在路上爆胎,到 维修点补胎误了时间。教师暗暗查明了补胎是他们 编出来的谎话。假设你是杰克兄弟俩的教师,你将 怎样处理?” 可供选择的惩戒方式 (1)、言语责备; (2)、罚站; (3)、书面检查; (4)、点名批评; (5)、剥夺特权; (6)、增加作业; (7)、带离教室;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