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弘扬井冈山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⑷袁文才、王佐被错杀的历史教训 *要深刻认识“左”倾错误的严重危害; *要正确对待党内斗争,区分不同性质矛盾; *要坚持调查研究,防止轻听轻信; *要加强革命队伍的自身建设。 如果斗争只是在有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马克思 在井冈山打旗帜才几千人,一打就是二十二年,最后还是战胜了帝国主义和他们支持的力量,中国人站起来了。——邓小平 “在白色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军民日用必需品和现金的缺乏,成了极大的问题。一年以来,边界政权割据的地区,因为敌人的严密封锁,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无时不在十分缺乏和十分昂贵之中,因此引起工农小资产阶级群众和红军士兵群众的生活的不安,有时真是到了极度。”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页。 井冈山五大哨口内,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到万担。要井冈山常年供给部队用粮是不可能的。尤其是1928年4月以后。开始,我们这支队伍只有千把人,没收地主的存粮就能解决一时吃粮问题。……1928年4月,朱德、陈毅同志率领湘南部队和我们的部队在井冈山会师,人数猛增一万多,……我们的正常粮食又是怎样解决的呢?……我们手里有枪,当地有公开的或秘密的组织,他们一报信给我们,我们就派出一支部队去打土豪,老话叫“吊羊”、“绑票”,这样取得了一定数量的粮食和物质。 范树德《井冈山的后勤工作》 困难“有时真是到了极度” 范树德 1.粮食缺乏。 2. 缺衣少布。 现在全军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页。 井冈山的冬天非常寒冷,可我们还穿着单衣。就拿我来说吧,一条长单裤,因为连续战斗,不论风里雨里,白天黑夜,起来一睡,睡下一铺,早已破的不像样,要补又找不到布,只得挖东墙补西墙——撕了裤腿补裤裆,撕来撕去,结果把一条长裤撕成了短裤。 朱良才《红军的连队生活》 朱良才 (我们教导队)学员穿的衣服是各式各样的,有的穿军衣,有的穿便衣,有的穿长衫,……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每人只有身上的一套。衣服穿脏了,选择暖和一点的天气,洗一洗。冷了找点重体力劳动干或烤烤火,衣服一干马上穿上。衣服破了,没有布补,只好扯下袖子补背襟,扯裤管补裤裆,结果袖子越穿越短,背襟越穿越厚。 宋裕和《红四军军官教导队》 宋裕和 茅坪红军医院旧址——攀龙书院 张宗逊 3. 缺医少药 当时医院的医疗条件很差,没有消毒品和麻醉药品,就用纱布或棉花塞进伤口里,用竹子(像织毛衣的针)往里捅。这种换药的方法,实在痛得很。能够搞到一点碘片冲上开水消毒,那是最好的办法了。 我当时是伤了大腿。开始在茶陵时,请来中医,用什么冰片、鸭毛洗伤口,还说鸭毛最干净,治了许久,花了不少钱,不见有什么效果。以后到茅坪,医院里的医生就用纱布、竹片、碘片洗伤口。医生每天用竹片捅到伤口里,把旧纱布拿出来,换上新的,换药痛得难忍,总不见效果。后来请来本地的一些草药医生,也不知用的是什么草药,有草根、青草、树皮,混在一起,砸成糊糊,然后敷在伤口上,把脓血都弄出来,再贴上一张膏药,一个星期就好了。 张宗逊《负伤前后》 日常生活压迫,影响中间阶级反水……因为这种压迫,不但中等阶级忍不住,工人、贫农和红军亦恐将有耐不住之时。永新、宁冈两县没有盐吃,布匹、药材完全断绝,其他更不必说。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页。 4. 生活日用必需品匮乏。 《映山红》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a.倡导“厉行节约 b.实行“生产自救 c.开辟“红色圩场 d.开展“熬盐运动 e.实行“民主主义” 大陇 圩场 茨坪公卖处 桃寮被服厂 坚定的信念支撑: 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 坚定的信念支撑: 井冈星星之火燃遍中华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