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思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思考
摘要:建设好和谐校园文化是高校能否树立自身形象,既而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于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Whether constructs the good harmonious campus culture is the university to set up own image, is subsequently comprehensive, healthil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mportant condition, needs the talented person, the development socialism advanced culture, the build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regarding the raise adaptation modernization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关键词: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 对策
Key words:Harmonious campus campus culture countermeasure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对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
所谓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促进的和谐状态,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和谐,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在于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就是指由高校师生共同创造的反映其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团体意识、群体心态、行为规范等方面特性的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构成的系统,是大学校园里所特有的文化传承存在形式,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要把大学生养成什么样的人”和“引导大学生过什么样的生活”这两个问题,其外在表现为:始终保持整洁卫生的校园环境,浓郁向上的学习氛围,有效到位的管理体系,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让每一个走进校园的人总能感受到积极愉快的生活学习愿望。和谐的校园文化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目标与内涵,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与模式。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大致可分为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两个??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硬环境建设包括学校建筑、文化设施及校园景观等校园基础性设施以及校园网络、广播电视等文化载体性设施的建设,它既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形式,同时也包含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软环境建设包括:良好的学术环境,既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形成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开拓创新的局面以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研究的良好氛围;良好的育人环境,即注重人格培养和素质提升,形成教书育人、尊师重教、为人为学、追求完美的教育教学的良好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即形成诚实守信、团结和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良好校园风尚,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硬环境建设体现的是校园文化直观的外在的形象,而软环境建设表现的则是校园文化主观的内在气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要放在软环境建设上。正所谓“大学者,非谓有
大楼之谓也,也有大师之谓也。”
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与学生的生活偏离。从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看,大学生文化活动基本是由团委、学生处、院(系)党团组织等学生管理部门组织开展,而这些活动往往出于学校文件性、制度性的安排,有的甚至出于一些临时性形式上的需要,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与大多数学生的期望和爱好相差太远,因而难以真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多学生只是在一种被动、不太情愿地情绪下参加,难以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少组织人员感叹:校园文化活动很难组织,有时虽然精心准备、广泛宣传,但还是需要借助指令动员参与以烘托人气。这充分表明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性不够。
2、与教师的联系脱节。从高校文化建设主体方面看,校园文化建设往往被局限在学生系统内,普通教师及行政员很少有机会参与,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实际上,教师的工作繁重,也需要一定的文化生活作调节,也应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和受益群体。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也离不开教师的广泛参与,因为教师人格魅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