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作业指导书(A).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桩基旋挖钻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
一、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图
二、原材料及配合比
1、原材料及配合比要求
(1)、钢筋原材料的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覆盖,不得混杂,且应设立识别标志。
(2)、水泥:采用标号P.042.5,安定性、细度,初终凝时间等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水泥进场时应附有厂家的水泥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
(3)、集料:采用质地坚硬,清洁、无风化,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集料级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水:采用饮用水,水的PH值、硫酸盐含量,均符合规范要求。
(5)、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灌注时能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其塌落度满足施工要求;
(6)各原材料取自商品混凝土拌合站,经项目部试验室检验合格,并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使用,并且在进料过程中按规范要求频率进行抽检。
三、施工方案
施工准备
根据现场情况,做好施工场地的平整。修建施工便道,确保钻机和其它车辆通行顺畅。在场地范围内布置好泥浆池、沉淀池备用。
2、施工测量
建立测量控制网,对桩位进行施工放样。定出的桩位后,及时设置护桩,桩位和护桩严禁机械碾压。
埋设护筒
护筒采用钢板卷制,直径比设计桩径至少大200mm。护筒埋深要求在地面以下宜为2-4m,护筒中心与桩中心的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50mm,顶端高出地面0.3m。钻机就位后,用钻头施钻至护筒埋设底标高,安装护筒,检查护筒中心和垂直度符合要求后四周分层夯填粘土。
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前将原地面适当平整压实以形成工作平台,然后调节下部导向圈、调直钻杆、将钻斗导向尖与桩位对齐,保证插钻正确,防止钻孔偏斜。
5、储浆池及泥浆制作
储浆池标准依据钻孔所需泥浆用量及造浆能力而定。考虑旋挖钻对优质泥浆的特殊要求,制浆原料可选用旋挖高效护壁液。造浆在储浆池内进行,造浆过程中要边搅拌边投入配料,投入配料搅拌均匀后再进行二次投料,循序投入配料。严禁一次将全部用量的配料投入,给泥浆搅拌均匀造成困难。成浆后在储浆池贮存,以备钻孔时向井孔内注浆之用。
旋挖钻孔施工泥浆性能指标
一般地层 相对密度 黏度(Pa。s) 含砂率(%) 胶体率(%) 酸碱度(PH)①、钢筋就位:将丝头检验合格的钢筋搬运至待连接处。
②、接头拧紧:使用扳手或管钳等工具将连接接头拧紧。
③、对连接钢筋可自由转动的,先将套筒预先部分或全部拧入一个被连接钢筋的螺纹内,而后转动连接钢筋或反拧套筒到预定位置,最后用扳手转动连接钢筋,使其相互对顶锁定连接套筒。
④、对于钢筋完全不能转动,可将锁定螺母和连接套筒预先拧入加长的螺纹内,再反拧入另一根钢筋端头螺纹上,最后用锁定螺母锁定连接套筒;或配套应用带有正反螺纹的套筒,以便从一个方向上能松开或拧紧两根钢筋。
⑤、直螺纹钢筋连接时,应采用扭力扳手把钢筋接头拧紧。
⑥、作标记:对已经拧紧的接头作标记,与未拧紧的接头区分开。?
⑦、施工检验:对施工完的接头进行的质量检验。
(2)、骨架的运输:骨架的运输采用在平车上托架的方法运输,并应选择平缓无急弯的路线运输,以保证钢筋骨架不变形。
(3)、骨架的起吊和就位:钢筋骨架起吊和就位利用吊车起吊,为了保证骨架起吊时不变形,采用两点法,中点到三分之一点之间,绑扎两根杉木杆,起吊时,先提第一吊点,使骨架稍提起,再与第二吊点同时起吊,提起下至设计标高为止,最后用四根吊筋将骨架牢牢固定于钻架的底盘或临时设于孔口的井字架上,即可松开吊点,同时测量钢筋骨架的标高是否与设计相符。
导管下放与安装
导管在使用前,除应对其规格、质量和拼接构造进行认真地检查外,应进行试拼和试压,试压导管的长度应满足最长桩浇筑需要,严格保持导管的组合顺序,每组导管不能混用;导管长度应按孔深和工作平台高度决定。导管下放应竖直、轻放、以免碰撞钢筋笼。下放时要记录下放的节数,完全下放导管到孔底后,并经检查无误后,轻轻提起导管,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3~0.4m,并位于钻孔中央。导管安装时应逐节量取导管实际长度并按序编号,做好记录以便砼灌注过程中控制埋管深度。
水下混凝土灌注
A、首批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深1.0m以上的需要;首批混凝土入孔后,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不得中断;
B、 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保持孔内水头的高度;用测绳经常量测孔内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导管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并随时测探桩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时调整导管的埋深;应将孔内溢出泥浆引流至适当的地点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C、导管到达一定埋深后,逐级快速拆卸导管,并在每次起升导管前,探测一次孔内混凝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