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原理与系统光通信器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光通信器件 光通信光源(LD和LED) 光放大器 光检测器PD 光无源器件 4.1 半导体激光器 光发射机: 光纤通信系统中对光源的一般要求有: 峰值波长,应在光纤低损耗窗口之内; 功率:足够高且稳定,以满足系统对光中继段距离的要求; 电光转换效率:高,驱动功率低,寿命长,可靠性高; 单色性和方向性好,以减少光纤的材料色散,提高光源和光纤的耦合效率; 光纤通信系统中对光源的一般要求有: 易于调制,响应速度快,以利于高速率、大容量数字信号的传输; 强度噪声要小,以提高模拟调制系统的信噪比; 光强对驱动电流的线性要好,以保证有足够多的模拟调制信道。 光纤通信中最常用的光源是: 半导体激光器(LD) 发光二极管(LED) 4.1.1 半导体激光器原理 1. 晶体能带 在大量原子相互靠近形成半导体晶体时,由于半导体晶体内部电子的共有化运动,使孤立原子中离散能级变成能带。 半导体内部自由运动的电子(简称自由电子)所填充的能带称为导带;价电子所填充的能带称为价带;导带和价带之间不允许电子填充,所以称为禁带,其宽度称为禁带宽度,用Eg表示,单位为电子伏特(eV)。 2. 费米能级 费米能级:电子在能级E上的分布满足费米-狄拉克分布,能级E被电子占据的几率为: 式中Ef是费米能级的能量。 对于本征半导体,费米能级处在价带导带中间; 对于N型半导体,费米能级向导带移动,甚至可以进入导带; 对于P型半导体,费米能级向价带移动,甚至可以进入价带。 4.1.2 激光器的基本组成 一个激光器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工作物质:需要合适的工作介质,合适的能级分布; 泵浦源:实现工作物质粒子数反转分布的激励能源; 光学谐振腔:可以进行方向和频率的选择。 以上三个条件称为激光器的三要素。 1)起振条件-阈值条件:由于光在谐振腔传播时会有各种各样的能量损失,而只有光的增益能超过这些损失时光波才能被放大,从而在腔内振荡起来。也就是说激光器必须满足某个条件才能起振,这个条件即是阈值条件。 2)稳定振荡条件-相位条件:光波是在谐振腔内往复传输的,只有满足特定的相位关系的光波才能得到彼此加强,这种条件称为相位条件。 以上两个条件称为激光产生的充分条件。 4.1.3 半导体激光器的机理 三要素 工作介质:二元化合物(GaAs)、三元化合物(GaAlAs)和四元化合物(GaInAsP)等。 谐振腔:有解理面组成(F-P腔); 泵浦源:电流激励、电子束激励、光激励等。多为电流激励。 光学谐振腔 镀有反射镜面的光学谐振腔只有在特定的频率内能够储存能量,这种谐振腔就叫做法布里-珀罗(Fabry-Perot)光学谐振器。 早期的LD谐振腔靠两个解理面镀膜实现,也有其他类型的谐振腔,如DFB激光器。 它把光束闭锁在腔体内,使之来回反馈。当谐振腔内的前向和后向光波发生相干时,就保持振荡,形成和腔体端面平行的等相面驻波。 在谐振腔里建立稳定振荡的条件 在半导体激光器里,由两个起反射镜作用的晶体解理面构成的法布里?珀罗谐振腔,它把光束闭锁在腔体内,使之来回反馈。 当受激发射使腔体得到的放大增益等于腔体损耗时(阈值条件),并且谐振腔内的前向和后向光波发生相干时(相干条件),就保持振荡,形成等相面和腔体端面平行的驻波,然后穿透谐振腔的两个端面,输出谱线很窄的相干光束。 阈值条件 形成稳定激光振荡的条件:增益 = 腔体损耗 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模式 横模:在X-Y平面内可以形成稳定分布的场;横模特性决定光场的空间特性。 纵模:在Z方向可以形成稳定分布的场;决定频谱特性。 LD横模:决定光场的空间特性 横模光场: 普通LD-同轴封装 LD结构内视图 各种结构的半导体激光器 同质结半导体激光器 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 量子阱激光器 分布反馈激光器 (DFB) 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 (VCSEL) 1、同质结构LD 同质结构只有一个简单P-N结,且 P 区和 N 区都是同一物质的半导体激光器。 该激光器阈值电流密度太大,工作时发热非常严重,只能在低温环境、脉冲状态下工作。 为了提高激光器的功率和效率,降低同质结激光器的阈值电流,人们研究出了异质结的半导体激光器。 3、 量子阱激光器 除双异质结LD 对载流子进行限制外,还有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对载流子限制的方式。这就是对电子或空穴允许占据能量状态的限制,这种激光器叫做量子阱激光器。 它具有阈值低,线宽窄,微分增益高,以及对温度不敏感,调制速度快和增益曲线容易控制等许多优点。 量子阱 LD 示意图 4、分布反馈激光器(DFB) DFB激光器是单纵模(SLM) LD,即频谱特性只有一个纵模(谱线)的 LD。 SLM LD与法布里-珀罗 LD 相比,它的谐振腔损耗与模式有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