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概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筑设计概述
建筑设计的要求
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
符合所在地规划发展的要求
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
符合经济性要求
满足对建筑美观的要求
建筑设计内容
一、建筑工程设计
建筑设计——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要求遵循有关的法律与法规,把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做好全面设想,拟定好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的一种过程和结果。
建筑工程设计——设计一栋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
建筑工程设计构成: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
建筑工程设计专业构成:建筑专业+结构专业+给排水专业+暖通专业+电气专业+人防专业。
建筑设计(专业分工):指建筑工程设计中由建筑师承担的那一部分设计工作。
二、三大主要设计
1、建筑设计
总体和个体设计两个方面,由注册建筑工程师来完成。
在整个工程设计中起主导和先行的作用
包括建筑空间环境的组合设计和构造设计两部分。
建筑空间环境组合设计:建筑总平面设计、建筑平面设计、建筑剖面设计、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
建筑空间环境构造设计:确定建筑物各构造组成部分的材料及构造方法,对构配件进行 详细的构造设计,是建筑空间环境组合设计的继续和深入。
2、结构设计
根据建筑设计方案选择切实可行的结构布置方案,进行结构计算及构件设计,由注册结构工程师完成。
3、设备设计
包括给排水、电气照明、采暖通风空调、动力等方面的设计。由专业的工程师配合建筑设计来完成。
建筑设计程序
建筑设计流程
接受任务,熟悉任务书——收集资料,现场勘查——初步设计,工程概预算——报主管部门审批——深入设计,完成施工图——图纸审查交付施工——工程验收交付使用——回访、总结
建筑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查阅必要的批文
熟悉设计任务书
收集必要的设计原始数据和资料
现场勘查和前提调研
初步设计——设计的第一阶段,提出不少于两个设计方案
建筑总平面图——用地范围,建筑物位置、大小、层数、朝向、设计标高、道路、绿化 及经济技术指标。
各层平面及主要剖面、立面——总尺寸、开间、进深、层高、门窗位置、各层标高、部分家具和设备的布置、立面处理。
设计说明书——方案主要意图及优缺点,结构方案及构造特点,建筑材料及装修标准, 主要经济指标。
工程概算书——投资估算、主材用量及单位消耗量
鸟瞰图、透视图或建筑模型
技术设计阶段
任务: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房屋各工种之间的技术问题。
施工图设计阶段
任务:满足施工要求,在前面设计的基础上,综合建筑、结构、设备各工种,相互交底,核实核对,深入了解材料供应、施工技术、设备等条件,把满足工程施工的各项具体要求反映在图纸中,做到整套图纸齐全统一,明确无误。
建筑总平面图
各层建筑平面、各个立面及必要的剖面
建筑构造节点详图
各工种相应配套的施工图纸
相关设计文件
二阶段设计:中小型工程采用,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三阶段设计:大型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建筑设计依据
符合城市规划与宏观政策
满足建筑物内部使用功能的要求
人体尺度及空间活动尺度
家具、设备尺寸和使用它们所需空间
满足城市景观和人们审美要求
满足自然条件
气象条件——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
日照和主导风向——确定建筑物朝向和间距的主要因素。
雨雪量——影响建筑物的屋顶形式、屋面排水方式和屋面防水构造做法
温度、湿度——确定建筑物适宜采用的布局方式,是否采取通风隔热或防寒保温构造措施
日照间距——保证房间有一定的日照时数的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是建筑物间距的主要因素
计算公式 (1.0——1.7)H
L——建筑物间距
——南向前排房屋檐口到后排房屋底层房间的窗的垂直高度
——冬至日正午太阳的高度角
地形、地质条件、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某一地区地面和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震级——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
公式:M=0.58I+1.5
M:震级 I:烈度
适应当前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水平
达到相关设计规范和技术指标要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