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安全管理__培训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方法 边推注药液边退针的方法拔出注射器的针头 封管方法-正压 三、静脉置管的管理 四、并发症的管理 静脉炎?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最常见的并发症,多是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置管时间太长,而引起化学性或机械性局部炎症;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或同一静脉反复多次穿刺造成局部静脉感染。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热、痛。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静脉,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应选择弹性好、较粗、回流通畅的血管,输注过程中注意避免药液外渗。 四、并发症的管理 空气栓塞? 空气栓塞是一种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的并发症,多由于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缝,或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在旁看护等。中心静脉输液时,由于静脉压低,空气可经导管进入静脉而发生空气栓塞;拔出静脉置管时,由于长期置管血管壁较为僵硬,空气也易进入静脉而发生空气栓塞。因此,在输血、中心静脉输液过程中,应及时更换液体,避免液体输空,在加压输液时应专人守护,防止发生空气栓塞。 四、并发症的管理 漏液、渗液? 输液过程中,药液渗出、漏出血管,引起穿刺部位肿胀、疼痛、局部炎症反应。如果渗出药液刺激性强,如一些化疗药物,处理不及时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严重者致残。因此,在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发现漏液、渗液及时处理,尤其是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要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时方可给药,输注过程中避免输液肢体活动,防止药液渗出。 四、并发症的管理 循环超负荷? 循环超负荷是指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导致患者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左心衰竭。原因多是输液中滴速控制不当,或患者、家属擅自调快滴速,输液器的滴速调节器松紧不稳定等。因此,输液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视,尤其对老年及心肺功能不全患者,要准确调整输液速度,防止发生急性左心衰竭。 五、输液卡的管理 静脉输液治疗单是护士执行静脉用药时客观、真实、准确、原始的记录,也是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后,作为可复印的客观资料,因此,静脉输液执行单记录是否规范、真实、及时、完整、准确,就显得十分重要。 五、输液卡的管理 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晰、潦草、顺序乱、药物名称不一致、记录时间、签名不规范、漏签字等 2、记录不准确:输液时间记录与医嘱和护理记录不一致,输液滴速与输完时间不符,医嘱停用、病人拒绝用药者未标明时间和剩余量等 3、记录不完整:输液执行单楣栏空项、无执行时间等 4、涂改:抄写错误后涂改,医嘱更改后在原抄写出涂改未注明等 5、记录不及时:穿刺时间、执行时间、特殊药物应用时间记录不及时,特殊药物执行时间与医嘱不相符等 五、输液卡的管理 原因分析 1、法律意识淡薄:护理人员没有充分的认识到输液执行单在医疗纠纷中举证的重要作用 2、业务知识欠缺:随着医学的发展,新药、特殊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护士原有的知识已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对药物学习知识不够,造成了在执行医嘱时不能按要求正确的使用药物并进行观察记录,从而影响了记录的质量 3、工作责任心不强:记录时粗心大意,随意性强 4、医护药工作协调不到位:临床医生医嘱不规范,药品供应不及时及频繁更换给护理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增加了护士执行医嘱时的忙乱 5、护理人员相对缺乏:护理记录的增加,护士承担的非护理工作量增加,造成护理人员的相对缺乏,特别是夜间、中午、抢救病人时,护士显得尤其紧张,致使不能将有限的时间更好的用于记录护理执行单,因此影响了记录的质量 五、输液卡的管理 1、加强质控 2、加强护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法律意识 3、加强护理人员专科知识、药物知识的培训 4、加强协调 5、合理调整护理人力资源 安全是一种尊严 安全是一种和谐 安全是一种义务 安全是一种挑战 安全是一种幸福 安全是一笔财富 安全是一种文明 安全是一种文化 # 静脉输液安全 静脉输液治疗 据统计: 1990年 81% 的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上需花费全天75% 的工作时间。 ?今天 超过80% 的病人在住院期间,接受不同形式的静脉输液治疗,而且输液治疗往往持续到住院结束。 静脉输液治疗 静脉输液治疗 北京16所三甲医院2007年上报不良事件714例,分析如下: 不良事件性质: 药物治疗:38% 意外事件:25% 投诉与争议:23% 器械事件:2% 严重差错:2% 其它:5% 静脉输液治疗 不良事件发生场所: 住院:42.08% 门诊:34.92% ICU:18.23% 急诊:3.51% 留观:0.56% 抢救:0.28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