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回收题库新讲解.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硫回收题库
硫磺的物理性质?
答:常温下硫磺是一种淡黄色晶体,温度变化时可发生固、液、气三态转变。硫磺熔点112~119℃,自然点232℃,着火点250℃,沸点444.6℃。
影响装置正常生产的主要因素?
答、温度、酸性气组成、催化剂活性、系统压力、气风比等。
影响炉膛温度的主要因素?
答:酸性气组分变化H2S、NH3及烃类含量的变化;气风比的变化、酸性气带水、酸性气量的变化。
影响尾气H2S/SO2比值的因素?
答:酸性气中H2S浓度波动;酸性气流量波动;空气/酸性气比例不合适;燃料气流量、组分波动。
酸性气中烃类含量高的危害?
答: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烧坏设备;副反应增加;烃类燃烧不完全,有碳黑析出;在转化器内积碳,会破坏催化剂活性;烃类含量高,耗氧量大,设备负荷大。
克劳斯催化剂失活的原因?
答:硫酸盐化、床层积碳、床层积硫、热老化、水浸泡。
硫回收装置的主要任务?
答:本岗位的任务是将低温甲醇洗再生出来的酸性气,通过反应炉、克劳斯反应器生成单质硫并回收,少部分未回收的单质硫、CS2、COS等通过加氢还原反应器还原成含4-8%H2S的酸性气送往酸性气脱硫工段,并将本岗位回收的单质硫以及从酸性气脱硫工段回收的硫泡沫制得合格的硫磺。
在生产前系统进行升温的目的?
答:使整个系统温度提高,达到生产工艺要求。以免转入生产造成堵塞。
锅炉用水为什么要进行处理?
答:由于天然水中有许多杂质,在水加热过程中杂质会浓缩在受热面上形成结垢。受热面结垢后,传热能力降低,同时容易使受热面鼓泡,造成事故,因此,锅炉用水要事先进行处理。水处理的方法分为炉内处理(加药)和炉外处理。
为什么对产生蒸汽的冷换设备进行水位控制?
答:冷换设备的水位应控制在1/2~2/3之间。(1)保证有较大的蒸发空间;(2)保证有较大的蒸发面;(3)保证蒸汽的质量;(4)保护冷换设备;(5)充分利用换热面积。
催化剂活性降低有什么现象?
答:床层温升变化;转化率下降;有机硫水解明显下降。
如何降低硫磺回收装置尾气SO2排放?
答:保证上游装置来的酸性气组分稳定,特别是烃含量不能变化过大;选用高效的催化剂,提高硫回收反应深度;投用好H2S/SO2在线分析仪,投用好反应炉微调风控制。
锅炉用水水质不良对锅炉有什么危害?
答:锅炉结垢;引起锅炉腐蚀;影响蒸汽品质。
如何判断催化剂失活?
答:反应器入口温度与床层温差不大,甚至床层温度低于入口温度;硫磺转化率下降;有机硫水解率下降;床层阻力增大。
捕集器有何作用?
答:捕集器的作用是进一步捕集出硫冷却器过程气中的硫,使尾气系统的过程气中硫含量降到最低。
本装置生成硫磺最多的部位是哪里?为什么?
答:最多的部位是反应炉,硫转化率达到60~70%左右。因为在反应炉里发生的是高温克劳斯反应,温度越高对反应越有利,反应炉的高温正好加强了反应,同时反应炉中的H2S和SO2浓度也是最高的。
装置停工检修前为什么必须对酸性气、燃料管线进行吹扫?
答:装置停工,酸性气、燃料气管线中尚有残余的硫化氢。烃和氢气等,它们是易燃易爆、有毒的气体,不把他们吹扫干净,在检修动火时就会发生着火、爆炸或者中毒事故,所以停工检修时必须对酸性气、燃料气和工艺气管线进行吹扫。
为什么要对设备进行气密性试验?
答:气密性试验是检查设备致密性的重要手段,对酸性气系统、尾气系统、过程气系统、燃料气系统要进行气密性试验,目的就是消除在试压中难以发现的微小渗漏,防止在装置开工中发生硫化氢、二氧化硫。烃类等易爆有害气体的泄漏,以及氧气进入系统。
原料气带烃突然升高如何处理?
答:装置原料气带烃突然升高,反应炉配风严重不足,硫磺变黑,打开液硫就地排放阀及关闭入液硫池阀;尾气中H2S含量猛增,此时应准备酸性气切出,并立即适当加大反应炉配风量,提高反应炉温度,尾气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临时停工处理。
鼓风机故障如何处理?
答:如发现及时,可迅速切换到备用风机,稳定制硫燃烧炉炉膛温度,可开燃料气阀维持温度,否则装置连锁动作进行紧急停工。
反应炉内反应的特点是什么?
答:高温下燃烧反应;生成硫及二氧化硫等产物;释放大量能量。
为什么要用硫冷却器把过程中的硫冷凝回收?
答:克劳斯反应为可逆反应,生成物为硫,当过程气中的硫分压变高时,生成硫的正反应将会停止,甚至向反方向进行,因此要使反应向生成硫的方向移动,必须及时冷凝捕集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硫,降低过程气中的硫分压,使反应不断向正方向进行,提高反应转化率。
硫封罐的作用?
答:从硫冷凝器到液硫池的液硫管线正常情况下是畅通的,这样硫冷凝器内含H2S和SO2的有毒有害气体就会从液硫管线随液硫跑出来,硫封罐的作用就是利用液硫的静压把气体封住,避免与大气接触。同时又能在生产中出现故障和气量突增而引起系统压力增高时冲破硫封,起到保护风机的作用和不使上游装置憋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