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基础》-说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文化基础》 说课 何晓昀 说课内容概要 一、课程目标 二、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三、教材与参考书 四、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说课内容概要 六、教学条件 七、课程实施 八.课程评价 九、改革思路 一、课程目标 计算机基础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和应用最广泛的科技领域,随着计算机应用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在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操作和使用计算机已经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工作技能。对于个专业高职学生来说,计算机不仅仅是一个现代化的工具,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应成为他们的基本文化课程。 二、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本门课程分为两学期上,在第一学期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中文Windows2000/Xp 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第二学期教学内容包括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3,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03、计算机网络基础与 Internet 基础,常用软件的使用等等。 三、教材与参考书 本门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柳青主编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 ,中国科学基础出版社出版。同时配有实验指导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习题与实验》 三、教材与参考书 该教材的特点是知识面范围广,内容丰富,语言简明易懂,可适用于教学或学生自学,同时配套的习题与实验教材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供学生实训。但是该书由于出版时间较早,采用的是2003版的Office套件,部分内容已经落伍,在实际教学中,上课使用的是 2003版Office套件。部分内容需要自行补充。 三、教材与参考书 需要指出的今年来我院对计算机基础课实行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代替期末考试的改革。作为配合此项改革,教材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主要措施如下: 1. 引入计算机等级考试专用书作为教师授课配套教材。 2. 组织本学院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主编写教材。 四、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由于学校现在实行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学生的评价标准,因此作为计算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随之进行一定调整,紧贴计算机等级考试重点。 四、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Excle:熟练掌握工作表的建立、编辑、格式化,图表的建立,数据库的概念和应用,表达式和函数的应用。 PowerPoint:熟练掌握演示文稿的创建、保存、打开、制作、编辑和美化操作。 因特网操作:熟练掌握文件的上传与下载,收发电子邮件,网络资源的查找与应用。 四、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解决办法:在教学中要紧贴计算机水平考试I级《计算机应用》考试大纲的要求,在实践中进行教学,通过实践使学生更能适应考试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考试通过率。同时也从实践中提高学生对Excel、PowerPoint和因特网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 讲练结合教学方式:就是整个教学过程在机房进行,教师讲课时能统一控制学生用机,学生练习时能开放学生用机。。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实效性,学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学过程是双向的。 2. 小班教学制:进入机房教学后,原来的大班拆分为不到60人的小班。教师可以比较好的控制教学质量。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3. 任务驱动教学:在上课时,分析该次课的主要任务,把任务细分后布置给学生,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完成。这种教学法提高了学生自学的兴趣和能力,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4. 认证考试:本学期考试制度进行了改革,由要求学生统一参加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方式取代原来任课教师出题的考试方式。 六、教学条件 本学期的教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变,全校所有的计算机课均安排到了由7间专业机房和5间网吧机房的机房授课。机房内全部安装了计算机网络链接Internet,教师和学生可以很方便的连入到Internet,进行资料检索。同时全部机房都安装了凌波多媒体教学软件,通过该软件,教师可以很方便的上课和管理学生上机。 七、课程实施——一堂课实例 1. 课程说明:该节课是本学期的第一次课,也是大多数学生第一次接触Excel电子表格 2. 课程目标:学习Excel 2003的基本组成和基本操作,以及Excel的应用领域。 3. 课程重点:着重介绍Excel的应用领域,培养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 七、课程实施——一堂课实例 4. 授课过程 除了按照常规向学生介绍Excel 2003的启动和退出;Excel 2003窗口组成;Excel 2003的基本操作以外,还引入了两个与学生非常有关系,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模板范例。 A.Excel 2003 抽奖器。 B.Excel 2003 贷款计算器 七、课程实施——一堂课实例 5. 课后小结 通过Excel 20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