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业区是城市生产中心.ppt

发布:2017-06-06约3.2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 泰州二中地理组韩永东225300 课前检查(默写) 1、写出我国目前已形成的四大城市群(带)。 2、写出城市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 3、写出城市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 4、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核心城市的职能有哪些? 5、附加题:上海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哪些?(具体化) 本节课10年学业水平测试要求: 1、结合实例,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分析城市空间结构。 2、结合实例,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自主学习 1、平原地区的城市用地较为规整,一般形成团块状 城市形态,如成都、华盛顿等;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比较破碎,往往形成 分散发展 的城市形态,如重庆等;某些城市沿河流或主要交通线延伸,会形成条带状 的城市形态,如兰州等。 2、城市的商业区要求接近 消费人群,主要分布在交通便捷的市中心或街角等位置。 3、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一般占城市空间的40﹪—60﹪,并且出现中高级和低级住宅的分化。中高级 住宅区一般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而 低级 住宅区一般在内城,靠近工业区,环境比较差。 4、工业 区是城市生产中心,一般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捷的地带。 5、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一般包括 同心圆 模式、扇形模式和 多核心 模式三种类型。 6、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即各种活动愿意支付的地租水平。 7、影响地租的因素主要包括与市中心的距离和 交通便捷程度。 8、除了地租因素外,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还有 历史因素(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政治文化区的形成)和 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9、为了保护城市环境和降低成本(地价),城市工业区向 城市的外围 迁移;为了方便运输,工业区向外围的 主要交通线 沿线迁移。 例题图16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小组学习 1. 读教材48页图三种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心圆模式图中,高收入者为何居住在城市的最外圈层? 发达国家市中心地价昂贵,环境恶化;城市工业区、金融中心向郊区转移;现代交通的发展和郊区基础设施完善。市中区种族关系紧张,社会治安差。 (2)扇形模式图中,城市功能区为什么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 交通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城市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 (3)多核心模式图中,为什么远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 市中心地区由于(地价高)和(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 2. 读教材49页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大城市中心多是高层的摩天大楼,离开市中心区,建筑物高度急剧降低,然后又缓缓地向郊区递减。为什么?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发展历史较短,虽然大量移民来自欧洲,但美国人接受了欧洲居民自由的精神传统,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征。 (2)对比两图归纳地域文化对城市什么影响?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主要影响建筑布局(如我国多讲究对称布局)、建筑结构(如我国的“墙”文化)、建筑风格(如我国的四合院)。 总结提升 (2)城市中各功能区的最佳区位和区位选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课内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内在原因是 ( B ) A.城市规划的需要 B.经济活动之间的空间竞争和聚集 C.交通条件的发展 D.人口的消费需要 2.主要呈团块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的城市功能区是 ( A ) A.商业区 B.住宅区 C.行政区 D.工业区 3.现代北京市围绕故宫一带的城市中心是什么功能区 ( C ) A.商业区 B.住宅区 C.行政区 D.工业区 4.下图中的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城市中心商务区人口数量变化特点的是 ( D ) 5.对市中心的土地付租能力最高与最低的城市功能活动分别是 ( A ) A.商业和工业 B.商业和住宅 C.住宅和工业 D.工业和住宅 5.对市中心的土地付租能力最高与最低的城市功能活动分别是 ( A ) A.商业和工业 B.商业和住宅 C.住宅和工业 D.工业和住宅 6.右图为城市地域结构的一种模式,对该模式及其内容的正确论述是 ( 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