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规划与设计第六章之STP.ppt
第六章生成树协议;内容;6.1冗余拓扑概述;1.冗余拓扑使用的原因;2.冗余交换拓扑带来的问题;a.播送风暴;b.帧的反复重传和多个副本;c.MAC地址表的不稳定;环路问题的解决方法---
使用STP生成无环树;;6.2STP根本机制;1.STP概念;2.STP的工作过程;switchA;STP收敛过程;阶段1:根交换机的选择;阶段2:选举根端口
步骤1:计算到根桥的最小路径开销;b.最小根路径开销计算--假设SwA为根交换机;步骤2:确定最小的发送BID(Sender’sBID);步骤3:确定最小的发送端口ID(PortID);步骤4:确定最小的接收端口ID(PortID);步骤1:计算到根桥的最小路径开销,以确定根端口;如开销相同,那么依次启用步骤3、4、5以确定根端口。
步骤2:确定最小的发送BID(SenderBID)
步骤3:确定最小的发送端口ID(PortID)
步骤4:比较本交换机的端口ID
注意:
每次重新确定根桥,就要计算一次最小路径开销,并重新选举根端口和指定端口。
最正确路径即经由一串指定端口、根端口到达根桥的开销最小的路径。
步骤2、3、4只在需要时才启用。
;阶段3:选举指定端口
与选举根端口同时进行;网段1:SwD.F0/2.R.Cost=0SwA.F0/1.R.Cost=19
网段2:SwD.F0/1.R.Cost=0SwB.F0/1.R.Cost=19
网段3:SwA.F0/2.R.Cost=19SwC.F0/8.R.Cost=38
网段4:SwB.F0/2.R.Cost=19SwC.F0/9.R.Cost=38;消除环路;3、生成树协议端口的状态;正常STP端口处理过程;阻塞状态;监听状态(过渡状态);学习状态(过渡状态);转发状态;STP状态转换图;STP中的定时器;6.3STP增强机制;;6.4RSTP机制;RSTP相对于STP的改进;端口角色;端口角色图示;端口状态;转发端口的快速状态转换;点对点链路一次握手就转到转发状态;RSTP例如
冗余拓扑—有环路;冗余拓扑—STP收敛无环路;链路故障/改变—STP重计算;STP再收敛无环路;6.5MSTP;1、生成树协议的选择;生成树协议802.1DSTP作为一种纯二层协议,通过在交换网络中建立一个最正确的树型拓扑结构实现了两个重要功能:环路防止和冗余。
但是这种传统的生成树协议IEEE802.1D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多,因为其有几个非常明显的缺陷:收敛慢,而且浪费了冗余链路的带宽。
作为STP的升级版本,IEEE802.1WRSTP???决了收敛慢的问题,但是仍然不能有效利用冗余链路做负载分担。
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往往会选用802.1SMSTP技术。;A;问题2:单生成树或CST使流量不均衡
-----交换机负载不均匀;3、MSTP机制;解决问题1:无环路+完整VLAN;解决问题2:交换机负载均衡;上行链路被阻塞而浪费链路带宽;使用MSTP实现链路冗余和负载分担;MSTP的配置实例:S2126G配置;MSTP的配置实例S3550-1配置;MSTP的配置实例S3550-2配置;注意;6.6MSTP的应用设计与配置;典型构建快的生成树设计-1
冗余和负载均衡;典型构建快的生成树设计-2
冗余和负载均衡;园区网及出口;小结;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