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解析高考志愿填报五大误区.doc

发布:2017-01-02约5.86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解析高考志愿填报五大误区 解析高考志愿填报五大误区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各位考生和家长朋友们一定在为五花八门的 填报信息焦头烂额吧?下面细心的小编就为大家送上关于高考填报志愿的五大误区 分析,想能够为大家的选择带来更多的参考。 误区一:听信ldquo;招生代理rdquo; 在填报志愿前首先要解读甄别信息。也就是详细了解报考院校的招生章程,并确认其招生信息真实可靠,警惕大量招生欺诈网站,也不要相信不法分子所谓的ldquo;内部指标rdquo;或ldquo;计划外指标rdquo;,甚至谎称ldquo;可让不上线者录取rdquo;。  误区二:录取批次分不清楚  高考录取,除了普通文理科的第一批、第二批等,每个批次在首轮投档前,还有一波ldquo;提前批rdquo;。有些考生无视ldquo;提前录取院校rdquo;,另有些考生一心奔着ldquo;提前批rdquo;去,无视第一批的首轮投档,都相当于少了一个珍贵的录取机会。 【对策】   一是了解不同批次志愿填报的时间、录取的先后顺序。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为例,已经取得学校临床医学专业三位一体校考入围资格的考生,除了可以填报第一批提前批次外,还可以在第一批中填报学校临床医学专业。  误区三:填平行志愿不用讲顺序 【案例】   一些考生以为既然是平行志愿,填写高校志愿时,就不用讲顺序。考生甲考了640分,第一批填报了A、B、c、D、E五个高校志愿,A高校的投档线是630,B高校的投档线是635,结果他直接调档进入A高校,后面几个志愿自动作废,分数有所浪费。 【对策】   平行志愿按ldquo;分数优先、遵循志愿rdquo;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投档时,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依次检索考生填报A、B、c等平行志愿,如果符合A志愿,则被投档,如果分数不够,才继续检索B志愿,依次类推。所以说,填写平行志愿也要讲顺序,宜将志愿从高到低按降序排列。   建议考生以名次号为基本依据,分析拟填报志愿优势状况,来初步定位自己的目标高校志愿之后,接着就要优化方案,按照合理的降序进行排列。  误区四:志愿之间没梯度 【案例】   去年高考第一批招生,某理科考生成绩678.8分,高出一本线61.8分,所填志愿依次为浙大、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华东师大,投档线分别为693、694、681、680、683。由于定位偏高,几乎没梯度,结果分数及名次均达不到5个高校投档线,最后无法投档,只能重新参加后续轮次未录取满高校的征求志愿。   【对策】   先高后低按降序布局,在志愿之间形成合理的层次,俗称ldquo;梯度rdquo;。理论上讲,平行志愿的ldquo;梯度rdquo;即使是一分之差也行。一般来说,志愿之间的分数级差越大越保险。   因综合情况不同,高校之间的录取标准也存在自然差异,会形成不同志愿的ldquo;分数级差rdquo;,最终体现在投档分数线以及对应的名次号高低中。因此在填报志愿时,还可以参考使用分数级差来排序。以自己ldquo;今年高考成绩与省最低控制线之差rdquo;,再与ldquo;目标高校志愿近年投档线或者平均分与当年省控线之差rdquo;,两者进行对比就能看出填报目标高校具有优势的大小,然后进行排序。   操作中,将可以ldquo;冲一冲rdquo;的高校放在A志愿,自己的分数优势较大的放在后面ldquo;稳一稳rdquo;,最后需要ldquo;保一保rdquo;。 误区五:不管不顾往上ldquo;冲rdquo;   【案例】   由于部分高校投档人数超过招生计划,这意味着个别考生在投档后仍可能被退档。有位文科男生,二批考分高出二本线108分,所填志愿投档线分别为559、558、552、550、542。第一志愿高出2分,冲进上海某高校,但因分数优势不大,落在招生计划比例之外,被退档。   【对策】   在ldquo;冲rdquo;之前考虑三个问题:冲得出去吗?冲出去后专业志愿能满足吗?落在多于招生数的比例之外,或者因综合因素退档怎么办? 高考平行志愿投档,每一轮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如文理科分三批投档,每个批次一般分三个轮次,即首轮投档,征求志愿和二次征求志愿等。但每一轮次投档时,一旦投档,其他志愿相当于ldquo;自动作废rdquo;。如果首轮被退档就要赶紧考虑征求志愿(二轮投档)。所以ldquo;冲一冲rdquo;要适度。   平行志愿填报,考生需根据综合情况研判分析,首先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自身条件和职业取向等定性分析,然后进行定量分析,主要可按分数判断(在操作中最好按分数所对应的名次号)。同时还要看高校历年招生量以及近三年投档线排名情况是否保持稳定,如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