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阈下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探析.pdf
乡村振兴视阈下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探析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关于农村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并
对乡村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也为乡村文
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部署,在此过程中,不
可忽视文化的积极作用,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依托优秀文化的乡村
文化产业对乡村振兴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
与各种因素的影响,文化产业面临着资金短缺、政策不足、人才流失等问题,因
此,立足于现实情况,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通过文化产业培训与人才引进,政
策支持与激励、整合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建设文化创意圈区,推动数字化
与科技创新等路径,推动乡村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文化产业;乡村文化产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且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如何
落实,农村农业如何发展等问题也提出了相关的路径,其中之一便是发挥传统文
化的积极作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走一条文化兴盛之路。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
次讲话中强调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隔断了其精神命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
命脉,文化产业依托优秀文化而生,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
意义。
一、乡村振兴视阈下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乡村文化产业旨在将本土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模式。在
乡村振兴的战略框架下,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手段,更是实现乡
村全面振兴、提升乡村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途径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论
述“三农”问题时曾指出:“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
孕育社会好风尚。”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凝聚着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
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其中文化产业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着
重要的角色。以下是乡村振兴视阈下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一)挖掘和保护乡村文化资源,为乡村振兴筑牢中华文化之基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深入挖掘乡村独特的历史、民俗、传统工艺等文化资源,
这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增强乡村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中国自
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而依托于农业发展的中国人民也在农业背景下形成淳朴、
勤劳、善良以及智慧的形象,并造就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与政治、
经济是相互影响的,优秀的文化对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随
着城镇化的扩大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现代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文化形成
了冲击。大力弘扬优秀乡土文化,破除“城市等于先进,乡村等于落后”的思维定
式,用现代人的视角和现代化的眼光重新审视乡土文化,将乡土文化中仍适用于
现代社会的部分用新的时代语言阐述出来、推广出去。不断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抓住优秀传统的积极作用,为乡村振兴筑牢中华文化之基。
(二)提升乡村形象和软实力,改善乡村居民生活品质
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可以提升乡村形象,更能增强乡村的软实力,使其在文化
领域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多的文
化娱乐和教育资源,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活品质。乡村振兴的主要动力
是来自于乡村自身,尤其是乡村农民。目前,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如经济水平
不足、受教育程度较低加之农村文化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缺失,农民表现出一定
的“精神贫困”现象,这也成为乡村振兴的制约因素。在当今协调发展的背景下,
中国传统的自然观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农业从古至今依旧蓬勃发展,并
且发挥重要作用,主要也是因为古代人们在生产实践中认识到农业发展中三大重
要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
客观规律的关系,并提出了“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的论断,这为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总体方向。将类似于自然观、可持续发展观、社
会价值观、传统美德等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传承下来,并不断加以学习和发扬发挥
其积极作用,不仅可以促进农业发展,还可以促进农民精神脱贫,文化产业的发
展不断提升乡村的软实力,也可以在物质方面提高乡村生活品质。
(三)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
文化产业是乡村经济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为农村地区提供新的经
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有助于减少农村对传统农业的依赖。文化产业与乡村旅游
息息相关,通过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往乡村,推动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