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桥式全控整流仿真.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仿真
姓 名: 朱龙胜
班 级: 电气1102
学 号:
日 期: 2014年6月01日
指导老师: 郭希铮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计算机仿真技术作业三
题目: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仿真
利用SimPowerSystems建立三相全控整流桥的仿真模型。输入三相电压源,线电压380V,50Hz,内阻0.001Ω。可用“Universal Bridge”模块。
一、建立模型:
建立仿真模型如下图所示
选择仿真算法为ode23tb,仿真最小步长为1ms
二、仿真过程:
1带电阻负载的仿真。负载为电阻1Ω。仿真时间0.2s。改变触发角α,观察并记录α=30°、60°、90°时Ud、Uvt1、Id的波形。并画出电路的移相特性 Ud=f(α)。
α=30°时Ud、Uvt1、Id波形
α=60°时Ud、Uvt1、Id波形
α=90°时Ud、Uvt1、Id波形
电阻负载UdVα°294.70290.110276.920255.330225.940189.750147.560104.77068.328039.3290
移相特性Ud=f(α)
结论:
随着控制角α的增大,输出直流电压Ud增大,两者的关系由下式决定
Ud=2.34Us1+cosα,其中Us为交流侧输入相电压
2带阻感负载的仿真。 R=1Ω,L=10mH,仿真时间0.2s。不接续流二极管。改变触发角α,观察并记录α=30°、60°、90°时Ud,Uvt1,Id的波形。并画出电路的移相特性 Ud=f(α)。
α=30°时Ud、Uvt1、Id波形
α=60°时Ud、Uvt1、Id波形
α=90°时Ud、Uvt1、Id波形
电阻负载UdVα°294.40290.110277.120255.230225.940189.650147.460100.97051.24807.36190
移相特性Ud=f(α)
结论:
随着控制角α的增大,输出直流电压Ud增大,两者的关系由下式决定
Ud=2.34Uscosα,其中Us为交流侧输入相电压
当触发角为α=30°时,从第六个周期开始移去A相上管的触发脉冲,观察并记录移去触发脉冲后Ud,Uvt1,Id的波形。并分析故障现象。
建立仿真模型如下图所示
α=30°时,Ud、Uvt1、Id波形
分析:
在第六个周期移去A相上管即1号晶闸管的触发脉冲,之后,晶闸管T1一直承受正向电压,不能够换流到T2,所以之后的Ud波形,Ud在x轴以下的部分更多。
3带阻感负载的仿真 R=1Ω,L=10mH。仿真时间0.2s。接续流二极管。改变触发角α,观察并记录α=30°、60°、90°度时Ud, Uvt1,Id的波形。并画出电路的移相特性 Ud=f(α)。
α=30°时Ud、Uvt1、Id波形
α=60°时Ud、Uvt1、Id波形
α=90°时Ud、Uvt1、Id
电阻负载UdVα°294.40290.210277.120255.53022640189.850147.660105.47068.888039.2190
移相特性Ud=f(α)
结论:
随着控制角α的增大,输出直流电压Ud增大,两者的关系由下式决定
Ud=2.34Uscosα,其中Us为交流侧输入相电压
加了续流二极管之后,输出直流电压波形纹波更小
4带反电动势负载。 将负载改为直流电源E=40V,R=2Ω。接平波电抗器Ld=10mH,观察并记录不同α时输出电压Ud和Id的波形。
α=30°时Ud、Id
α=60°时Ud、Id
α=90°时Ud、Id
5 交流侧电抗的影响。直流侧为电阻负载,1欧姆。交流侧串联0.1mH电感,观察记录直流电压、交流电流和整流器出口的交流电压波形,计算直流电压降落值。
α=30°时Ud、Id、Ur
α°UdV3023660117.19040结论:
交流侧电抗的影响:交流侧加了电感之后,整流桥在换流时有一段时间输出直流电压为零,这一段时间对应的角度为u,对于电阻性负载,有如下关系式
cosu=1-2ωLsId2VLL ,VLL为交流侧线电压
显示全部